分类: 氓之时 |
这段时间因为鼻子的原因,我需要做一个手术,在军队的一家医院手术。因为事先约好住三人间的病房,及至赶到医院,被告知没有三人间的床位,于是不得不住进一个六人间的病房。
至于不想住六人间病房的原因,应该是这些年的经验所致。十七年前,母亲患病,我在省内一家著名的医院伺候母亲。一月有余,对于病房、病床乃至输液瓶子都是心有余悸的。一个十几平方米的病房,拥挤着六个病人以及超过病人人数的陪床家属,总人数超过十数人,空气污浊,去厕所、换药都很不方便。
此番自己住院,如果不是急于手术,也顾不得许多,及至进了病房,才发现情况要好得多:病房宽敞,估计要有30平方;有中央空调,免去夏日炎热;病房里还有两个单人用的卫生间,可以淋浴,全天供应热水;病人用的床头柜也较多年前好了许多,干净而整洁。
大概是因为护士看护很周到的原因,房间的人并不多;走廊外的电梯大厅摆放了许多椅子,较给母亲陪床时蹲在楼道里人性化了许多。床头有每个人控制的灯具和呼叫设施,也较以前先进了许多。
情况较我想象得好许多,所以安心住下来。经过了一天的适应,还是感到非常的满意了。等到第一天的费用清单下来,才知道享受也的确需要比十七年前高“贵”许多。
十七年前,母亲的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这次住院我发现了一个合理而“奇怪”的现象,住院的病人中似母亲一样的农民多了很多,与他们攀谈才知道大家都有新农合医保,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问到新农合参保时,一位陪护老爷子看病的老弟告诉我,“至少90%以上的人参加了,除非那个些特别死相的人”。
母亲的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而现在农民看病似乎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病房内外,我看到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除了条件越来越好之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是社会公平发展的真是途径。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