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2008-10-26 19:42:01)
分类: 氓之时
   如今,老百姓到饭店“撮”一顿变得很平常了,高中低档、各种风味菜肴应有尽有,可谓“吃啥有啥”。然而在三十多年前,大多数家庭也仅仅停留在温饱,甚至在我们老家或者说我的家里,还不能把温饱提到议事日程的时候,真的只能是有啥吃啥了,“下馆子”这种想法只能是天方夜谭了。 
    我出生在70年代初,7、8岁的时候有了记忆,当时家在农村的朋友估计很多和我的经历是一样的,玉米面是主食,那时候的玉米面饼子也不像现在这样吃香,成了餐桌上的稀罕货,那时候家家吃的是玉米面饼子,喝的是玉米面粥,至于炒菜,大多数都是白开水煮的白菜,油放得很少,吃起来也不香;倒是母亲在粥里放一些菠菜、油菜之类的叶菜,加上盐更香一些。 
  那时候,有个亲戚在城里,跟着家长进城,才能有机会进饭店,那时的饭店可没有现在这样豪华,这么排场,仅有几张方桌和寥寥无几的几个方凳,经营些油条、豆浆、馒头、烧饼之类的小吃。而且那个年代到饭店吃饭,粮票是必须的,没有粮票即使你有大把的钞票也吃不上一口米饭或一碗面条。” 
  现在,我自己也进到城里来了,前段时间回老家参加侄子的婚礼,没想到他的婚礼竟然在县城的饭店里举行,看着餐桌上一道又一道的大餐,鸡鸭鱼肉样样都不少,鲜虾等海鲜也出现在餐桌上,那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农民也幸福了,现在仔细想想,国家这些年的发展的的确确是非常快的,百姓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时在家里,也不像原来的时候那样小气了,想吃啥就买啥,以至于有时候想给挑剔的儿子吃点啥都要费心去想了。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变化,现在很多年轻人是感受不到的,给孩子们忆苦思甜的过程很难,因为无论现在走到哪里,都很难找到那时候的一点影子,单单从饭桌上的变化,以后的人们将不会再有那种苦难的体验了。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看起来是很不起眼的问题,但是归结起来,确实这些年国家发展的结果,也是大河有水小河满的表现,作为百姓最希望的就是国家快点发展,看看今后从“吃啥有啥”还能变化的那里去。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