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氓之时 |
那时候,有个亲戚在城里,跟着家长进城,才能有机会进饭店,那时的饭店可没有现在这样豪华,这么排场,仅有几张方桌和寥寥无几的几个方凳,经营些油条、豆浆、馒头、烧饼之类的小吃。而且那个年代到饭店吃饭,粮票是必须的,没有粮票即使你有大把的钞票也吃不上一口米饭或一碗面条。”
现在,我自己也进到城里来了,前段时间回老家参加侄子的婚礼,没想到他的婚礼竟然在县城的饭店里举行,看着餐桌上一道又一道的大餐,鸡鸭鱼肉样样都不少,鲜虾等海鲜也出现在餐桌上,那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农民也幸福了,现在仔细想想,国家这些年的发展的的确确是非常快的,百姓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时在家里,也不像原来的时候那样小气了,想吃啥就买啥,以至于有时候想给挑剔的儿子吃点啥都要费心去想了。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变化,现在很多年轻人是感受不到的,给孩子们忆苦思甜的过程很难,因为无论现在走到哪里,都很难找到那时候的一点影子,单单从饭桌上的变化,以后的人们将不会再有那种苦难的体验了。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看起来是很不起眼的问题,但是归结起来,确实这些年国家发展的结果,也是大河有水小河满的表现,作为百姓最希望的就是国家快点发展,看看今后从“吃啥有啥”还能变化的那里去。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前一篇:没有土地的农民工该怎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