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把节能减排目标和官帽子挂钩,把考核优秀者作为提拔重用的对象,对于那些完不成指标的责任人将给予免职等处罚,这种办法尽管在很多地方和场合见到过,但大多是一些大事情,一些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这时候很多地方都用官帽子作担保,作为节能减排来说,那官帽子作担保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
作为一个老百姓,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可能认识不那么到位,但是对于和官帽子挂起钩来,倒还是有些看法的。
首先,把官帽子与节能减排指标挂钩的考核体系一定要准确,免得错杀好官或者放过庸官。我们很多地方在下指标时往往把无关重要指标定得很严格,而一些重要的涉及百姓利益的指标又往往放松下来,把指标定得低一些,好让官老爷们都能够轻松而过,这样一来,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看似领导很重视、各级很卖力,但是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其次,考核一定要严格。更多的时候,那些指标看起来很吓人,官员们执行起来也不是十分认真,老百姓对此也很不满意;但是在考核的时候,各地又能很好的完成上级的考核,一团和气。指标仿佛就成了大家拉关系、交朋友的砝码。也就是说,尽管制度的制定很完备,但违者又总能逃得出惩罚。所以,不管你制定什么样的制度,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失信于民其实是当政者最大的失误。
再次,我想告诫那些被考核的人们,既然上级制定了指标,而且像节能减排惠及子孙这样的好事儿,也应该做好,千万不要糊弄事,也不要弄虚作假。
最后,也给老百姓提个醒,节能减排关系你我大家的健康和子孙的生活幸福,大家也把眼镜擦亮点。
前一篇:再次申请,给整一个班竹干干?
后一篇:代表、委员,你们工作得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