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循环经济—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转型指南概要

标签:
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标准报告 |
分类: 研究 |
ISO循环经济 — 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转型指南概要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家标准机构(ISO 成员机构)的全球性联合会。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通常由 ISO 技术委员会进行。对已成立技术委员会的主题感兴趣的每个成员机构都有权在该委员会中派代表。与 ISO 联络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参与了这项工作。ISO 与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在电工标准化的所有事务上密切合作。
ISO/IEC 指令第 1 部分介绍了用于编写本文档的程序以及用于进一步维护本文档的程序。特别是,应注意不同类型的 ISO 文件所需的不同批准标准。本文件是根据 ISO/IEC 指令第 2 部分的编辑规则起草的(参见 www.iso.org/directives)。
ISO 提请注意,本文件的实施可能涉及使用 (a) 专利。ISO 对任何声称的专利权的证据、有效性或适用性不持任何立场。截至本文档发布之日,ISO 尚未收到 (a)实施本文档可能需要的专利的通知。但是,实施者应注意,这可能不代表最新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 www.iso.org/patents 上提供的专利数据库中获得。ISO 不负责识别任何或所有此类专利权。
本文档中使用的任何商号均为为方便用户而提供的信息,不构成认可。有关标准的自愿性、与合格评定相关的 ISO 特定术语和表述的含义,以及有关 ISO 在贸易技术壁垒 (TBT)中遵守世界贸易组织 (WTO) 原则的信息,请参阅 www.iso.org/iso/foreword.html。本文件由 ISO/TC 323 循环经济技术委员会编写。有关本文档的任何反馈或问题应直接提交给用户的国家标准机构。这些尸体的完整列表可以在 www.iso.org/members.html 上找到。
内容介绍
1.
全球经济是“线性的”,因为它主要基于开采、生产、使用和处置。这种线性经济导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浪费以及有害的损失和释放,所有这些都共同严重损害了地球继续满足子孙后代需求的能力。[23]此外,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几个行星边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向更加循环的经济过渡,有助于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人类需求(福利、住房、营养、医疗保健、流动性等)。向循环经济过渡还有助于在社会和相关方内创造和分享更多价值,同时以可持续的方式补充和更新自然资源,确保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弹性。
组织认识到参与循环经济的许多潜在原因(例如,提供更雄心勃勃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改善与相关方的关系;以更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履行自愿承诺或法律要求;参与气候变化缓解或适应;管理资源稀缺风险,提高环境、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复原力),同时为满足人类需求做出贡献。ISO 59000 系列标准(见图 1)旨在协调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并支持其实施和衡量。它还考虑了政府、行业和非营利组织等组织为实现联合国 (UN)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24]。
图 1 — ISO 59000 系列标准品
2.
ISO 59004、本文件和 ISO 59020 是相互关联的,如图 2 所示,并支持组织实施向循环经济的过渡。
图 2 — ISO 59004、本文件与 ISO 59020 之间的关系
3.
当今占主导地位的基于线性经济的价值创造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环境和商业角度的审查。因此,正在实施各种应对措施,例如关闭垃圾填埋场、禁止使用材料和生产者责任延伸 (EPR) 政策。此外,开采、生产、使用、报废处理过程中的环境退化和相关污染现在被普遍认为是企业和社会的严重风险,而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生态系统服务。除了环境生态系统退化带来的运营风险不断增加外,未能保护它们还会对组织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这些市场风险之外,随着政府寻求解决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组织还预计会面临持续的监管和声誉挑战。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和相关价值创造模式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战略,在社会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与现有的线性模型相比,循环价值创造模型提供了更多可持续的机会。在编写本文档期间,进行了一项调查以收集价值创造模型和价值网络变化的示例,结果在 ISO/TR 59032 中提供。循环价值创造模式不断改进其资源管理实践,并为循环经济和更可持续的商业途径做出贡献。循环价值创造模型建立了可衡量的指标(参见 ISO 59020),这些指标可以跟踪资源使用和损失,并监测它们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益处。
除了潜在的环境效益外,研究表明,循环经济还提供了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机会,包括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增强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弹性。[26]这些发现推动了全球循环经济的势头,因此,组织已经开始过渡以利用这些众多机会。然而,从线性价值创造模式过渡到循环价值创造模式可能具有挑战性,因为它通常需要重组组织的价值创造模式和价值网络。因此,本文件为希望将其线性价值创造模型和价值网络转变为循环价值网络的组织提供了指导。本文档分为 8 个条款,其中第 4 至 8 个条款,包括其子条款和相互关系,如图 3 所示。
图 3 — 本文档的主要结构
4.
本文件旨在提供一种比 ISO 59004 更面向商业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过渡是在实际的商业战略中实施的。因此,如表 1 所示,这两个文档是互补的。本文件侧重于组织和组织间层面面向业务的观点,而 ISO 59004 更通用,也适用于更高级别。
表 1 — ISO 59004 中所选条款与本文档的对应关系
Clauses and subclauses 59004 的条款和子条款 |
Corresponding clauses and
subclauses 本文档中的相应条款和子条款 |
|||
7.2 |
背景和参考情况评估 |
了解组织当前的价值创造模式和价值网络 |
||
|
|
绘制价值链和流动网络 |
||
|
|
设定解决循环性的界限 |
||
|
|
了解当前的圆度性能 |
||
6 |
促进循环经济的行动 |
考虑为循环经济做出贡献的行动 |
||
7.3 |
循环经济目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定义 |
目标描述 |
||
|
|
识别差距和机会 |
||
|
|
根据循环经济原则确定循环经济战略 |
||
|
|
解决经济合理化问题 |
||
7.4 |
循环经济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制定 |
制定计划 |
||
7.5 |
循环经济实施 |
根据所需的变化审查价值创造模型的要素 |
||
7.6 |
循环经济监测、审查和报告 |
将价值链网络向循环性过渡 |
||
|
|
测量和评估循环性能 |
||
|
|
改进组织的价值创造模式 |
||
|
|
改善价值网络 |
||
4.1范围
本文件为寻求将其价值创造模型和价值网络从线性过渡到循环的组织提供指导。本文档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部门或地区如何。
4.2规范性参考文献
以下文件在正文中的引用方式使其部分或全部内容构成本文档的要求。对于注明日期的参考文献,仅引用的版本适用。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献,适用参考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ISO 59004,循环经济 — 词汇、原则和实施指南
4.3术语和定义
就本文件而言,ISO 59004 和以下内容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ISO 和 IEC 在以下地址维护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
— ISO 在线浏览平台:https://www.iso.org/obp 提供
— IEC 电子百科:https://www.electropedia.org/
4.3.1
组织选择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决策和活动系统,决定了它如何创造、交付和获取价值 (3.16) 注 1 入门:价值创造模型涉及超出组织流程(如教育、融资)及其提供的解决方案 (3.14) 之外的外部流程(如运输、回收)。注 2 入门:价值创造模型可以侧重于短期、中期或长期,或它们的某种组合。[来源:ISO 59004:2024, 3.5.1]
4.3.2 循环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3.3),通过回收、保留或增加资源的价值 (3.16),使用系统性方法来维持资源的循环流动,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注 1 进入:资源 (3.12) 可以考虑存量和流量。注 2 至入口:原始资源的流入量尽可能低,资源的循环流动尽可能封闭,以尽量减少经济系统的浪费 (3.19)、损失和释放。[来源:ISO 59004:2024, 3.1.1]
4.3.3
社会组织和分配资源的经济制度 (3.12)
注1 参看:经济制度可能因地理区域或政府管辖区而异。
注2参看:这可能包括对资源的监管以及这些资源的生产、使用和处置。[来源:ISO 59004:2024, 3.1.2]
4.3.4
EPR 环境政策方法,其中生产者对产品的责任延伸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消费后阶段
注 1:EPR 政策的特点是:a) 将责任(物理上或经济上;全部或部分)向上游转移给生产者,而不是政府或市政当局;b)为生产商提供激励措施,使其在设计产品时考虑环境因素。
注 2:EPR 只能是财务的,也可以是财务和运营的,具体取决于当地法律。[来源:ISO 24161:2022, 3.1.1.2,修改 — 条目中注 2 中的“本地”替换为“国家”。
4.3.5
指导和控制组织的治理原则、政策和框架。[来源:ISO 21505:2017, 3.1]
4.3.6
利益相关者可能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其影响或认为自身受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 1:“感知自身受到影响”是指组织已经知道了这种看法。[来源:ISO 59004:2024, 3.4.2]
4.3.7
生命周期思维考虑与解决方案相关的循环性方面 (3.14) 在其生命周期中,包括考虑相关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
注 1:应用生命周期视角的主要思想是通过考虑其资源使用 (3.12) 和与相关环境相关的相关排放来提高解决方案的循环性能, 社会和经济影响。这可以促进组织内部以及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维度之间的联系 (3.17)。
注 2:在测量和评估系统的循环性能时,应采用生命周期视角。
注 3 到条目:这个观点应该包括与该系统相关的适当时间尺度上技术或生物周期的所有阶段。[来源:ISO 59004:2024, 3.2.5]
4.3.8
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重要性信息 (3.2),这些信息对决策至关重要,可用于识别反映组织环境和社会影响的问题,以及支持相关方 (3.6) 和战略决策的信息 [来源:ISO 14100:2022,3.1.12,修改后 — “与循环经济相关”添加。
4.3.9
用于识别对组织及其最重要的问题并确定其优先级相关方 (3.6),并与其循环经济 (3.2) 战略相关
4.3.10消费后材料
由家庭或商业、工业或机构设施作为产品最终用户产生的 PCM 材料,这些材料不能再用于其预期用途
注 1:这包括回收内容和从分销链中回收的材料。[来源:ISO 1382:2020, 3.373, 修改 — 删除“消费后回收内容”作为首选术语。定义中删除了“包括从分销链返回的材料”。添加了条目的注释 1。
4.3.11产品
为特定目的而设计或利用的实物
注 1 :产品可以是,例如: — 任何类型的商品;—硬件(例如发动机机械零件、备件、消耗品);—电气或电子硬件设备或组件(例如计算机、通信设备和传感器);—加工材料(例如润滑剂、水泥)。[来源:ISO 59004:2024, 3.2.2]
4.3.12 资源
创建或实施解决方案 (3.14) 的资源资产
注 1 :根据上下文,对“资源”的引用包括“原材料”、“原料”、“材料”或“组件”。
注 2 :在本文件中,资产是指自然资源、原始资源、可回收资源和回收资源等物理资源。
注 3:资源包括任何能量类型(例如材料的能量含量或能量潜力)。
注 4:资源可以考虑与存量和流量有关。[来源:ISO 59004:2024, 3.1.5]
4.3.12服务
服务活动的设计或执行有目的
注 1 :服务具有无形元素。例如,提供服务可能涉及: — 对提供给客户的有形产品 (3.11) 进行的活动(例如,待维修的汽车;准备纳税申报表所需的损益表);— 为客户创造氛围(例如在酒店和餐馆)。
注 2:知识转移和财务管理以及数字软件工具或程序和数据库被视为服务。[来源:ISO 59004:2024, 3.2.3]
4.3.13解决方案
产品 (3.11) 或服务 (3.13),或两者的组合,满足相关方 (3.6) 的需求 [来源:ISO 59004:2024, 3.2.1]
5.3.15 影响范围
组织有能力影响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决策或活动的政治、合同、经济或其他关系的范围或范围
注 1:影响能力本身并不意味着有责任行使影响力。[来源:ISO 59004:2024, 3.5.4]
4.3.16 价值
满足与资源使用和保护有关的需求和期望所获得的价值收益或收益 (3.12) 示例:收入、储蓄、生产力、可持续性、满意度、赋权、参与度、体验、公共卫生、信任。
注 1:价值是相对于能够捕捉它的相关方 (3.6) 的感知并由其感知决定的。
注 2:价值可以是财务或非财务的,例如社会、环境、其他收益或利益。注 3 到条目:值随时间变化。[来源:ISO 59004:2024, 3.1.7]
4.3.17 价值链
提供解决方案 (3.14) 并为其带来价值(3.16)的价值链组织集合 [来源:ISO 59004:2024, 3.5.2]3.18 相互关联的价值链(3.17)和相关方 (3.6) 的价值网络 [来源:ISO 59004:2024, 3.5.3]
4.3.19 废弃物
废弃资源 (3.12) 不再被视为资产,因为它当时为持有人提供的价值不足 (3.16)
注 1:持有人可以选择保留、丢弃或转让废物。
注 2:由于另一个相关方 (3.6) 的需求,可以为废物分配价值,此时资源不再被视为废物。
注 3:废物作为资源的价值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与现有技术(例如垃圾填埋场采矿)有关。入境
注 4:一些法规要求持有人处理某些类型的废物,而另一些法规则赋予废物价值。
注 5:因为资源包括材料的能量含量或能量潜力,所以这种能量在过程中释放并且没有回收用于其他用途时,可以被视为浪费。[来源:ISO 59004:2024, 3.3.6]
(小白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