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浏览网页,两条消息前后映入眼帘:
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发布。说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包含基础设施与感知体系建设、智能化应用、信息安全三大类,共九个方面的智能城市标准体系,规划了近百项标准。首批八项标准成果分别为物联网终端建设导则(道路)、物联网终端建设导则(楼宇)、物联网网络建设导则、5G通信建设导则、建构筑物通信建设导则、数据资源目录设计规范、数据安全建设导则和智慧工地建设导则。
这两个看似无关的新闻,其实体现了中国当前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中两个非常显著的趋势:社区管理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概念和社区组织的缺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工程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源,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引人瞩目和最明显的表征,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绿地和公园不断改善居住环境,人们能感受到的是城市物质建设和物质财富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日新月异变化,城市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在城市的这种物质发展中获益,但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城市的人文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对被忽视了。尤其是在大城市,那些漂亮的小区里的居民作为房屋的业主居住其间,往往自觉或被动地只把小区当做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居民之间缺少沟通和文化层面的交流,在居住者之间缺少应有的共识和信任大量分散在钢筋水泥中的孤独的家庭,不得不靠城市管理者来维系各种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增加了城市管理的成本。居民缺少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机会,一切都要等城市管理者或房产管理者解决问题,也增加了生活的成本。
缺少社区意识和社区治理体系这一人与城市的之间的必要成分,是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需要各种社会关系来维系社会系统的稳定,这是发展的基础。在中国传统当中,血缘和家族关系是人与人关系最重要的纽带;在计划经济和国有体制时代,人们的社会属性很多与所在的单位相关,工作单位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纽带。随着时代变迁,计划生育缩小了家庭规模,减弱了家族关系;合同制削弱了工作的稳定性和对单位的从属性。拥有房产的家庭,越来越多地成为所居住社区的较为稳定的成员,需要通过社区组织建立和分享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享受这种社区关系提供的福祉。
疫情成为中国城市社区意识觉醒和社区关系建设的爆发点。
疫情让居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在社区长时间停留,充分感受社区作为一种人居环境而不只是吃饭和睡觉场所的存在。抗疫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并将居民凝聚起来,共同面对社区里的各种问题。当城市管理者主动将防疫工作交给社区的时候,居民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参与社区管理事务。严格而有差别的小区防疫制度,既体现了居民为社区公共利益的奉献精神,也体现了不同社区的文化差异。对公共区域卫生等公共事务的更多关注,让居民有了更多参与社区管理的动机。对邻居日常行为的更多关注,加强了邻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甚至更多的冲突也为建立信任关系创造了博弈机会;照看孩子、采购物资等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也为邻里之间的合作提出了需求,并创造了社区居民合作的实践机会。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合作与管理,不仅将城市防疫管理的成本消化在社区内部,还将家庭应对危机的成本由社区共担,充分体现了社区这个社会单元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社区意识的觉醒会反思和质疑原有的服务模式,这是丰巢事件的时代背景。
觉醒的社区会产生对原有社区服务模式的反思,一些习以为常和服务方式会遭到质疑和挑战。丰巢提供的快递箱,是一种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这本该是社区为居民提供的服务,但因社区组织的缺失,物业服务机构从成本等自身利益考虑,更愿将此项服务外包出去,从而给丰巢这类公司创造了商机,而收费服务是丰巢等公司维持和发展不得不采用的盈利模式。那些散沙般的用户也逐渐默认和接受了这种服务模式,虽会对收费心存不满,但因个体挑战趋众化方式的成本太高,远远大于挑战成功的收益,且成功后也无法从搭便车的大众那里获得激励,便难有人出面挑战。直到疫情发生,网购成为大众日常消费主要方式,快递费成为日常性开支,快递箱的支出随之增加,成为挑战丰巢的外因。内因则是居民社区意识觉醒后,需要社区组织代表居民,提供更经济和更有效的公共服务,并维护居民利益,解决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在此刻被真正发现。根据社会心理学原理,在社会组织当中,那些被推选出来的领袖人物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成为激励他们超越个人经济利益而代表组织对外博弈和对内服务的动力。这次业委会对丰巢的正面挑战,赢得了大众的普遍支持,代表了一种社会认同和共识。那篇檄文的作者、业委会的负责人也成为大众点赞的热点人物。
社区服务需要人性化和智能化双轮驱动。
在业委会与丰巢的交锋中,并没有全盘否定快递箱这种智能化社区基础设施的价值,焦点在于如何运用这种基础设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一切要以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诉求为基础。居民需要的是人性化的、贴近社区文化的、方便的、收费合理的、有利于社区和谐发展的服务。人性化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以居民家庭的福祉为本,而不是以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为目的。这需要以人为本的社区组织来代表居民的利益,并协调与其他社会资源的关系。服务的提供者,既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非营利的社区公共组织,或是私营商业服务商,最终要靠市场上不同服务提供者发挥各自优势,由居民择优选择。智能化的服务设施是各种服务提供者都可以运用的手段,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样的手段在不同社会和经济组织中使用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不同组织和不同手段的排列组合,终会形成最能被居民接受的服务模式。
丰巢事件最佳解决方式:快递箱归社区,配送系统归丰巢。
既然快递箱是基础设施,则应该和其他物业设施一样,应由社区居民共同投资,归社区居民所有,由社区组织确定使用规则和收费标准。但对于单个社区来说,无论规模再大,开发和经营快递柜与电商及快递公司的平台系统是不合理和不经济的,这种数字化的平台服务应该外包给丰巢这样的私营服务商,丰巢只提供系统服务,省去了快递箱的投资成本,在不增加收费的情况下,其营利能力将得到极大改善。当然,如果城市社区联合起来,众筹和共享一个服务平台,则会最终去掉私人投资的服务机构。如果真有这一天,则被挑战的不只是丰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