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印度小额信贷的新信息

标签:
印度小额信贷银行扶贫政策监管财经 |
分类: 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 |
1、印度有16家国有商业银行,是政府独自或控股,是印度银行系统的主体。
2、为发展区域经济和农业,印度政府出资在各地建立了地方性合作银行。
3、印度政府要求所有国有银行和地方银行的贷款余额中,必须有40%以上面向政府优先领域,包括扶贫、教育、卫生等,其中,18%的贷款要与农业有关。而且监督十分严格。
4、印度有26%的贫困发生率,且政府给所有贫困人口登记造册,银行可从该名单里挑选客户,政府也可根据该名单监督银行是否真正从事扶贫信贷。
5、给贫困妇女的贷款利息为4%,政府给提供这种扶贫产品的银行进行补贴。
6、印度小额信贷供给主体其实是银行系统,NGO和小额信贷机构(SKS)等是起拾遗补缺的作用。(这与以前的了解有很大差别)。因此,去年印度安德拉邦小额信贷危机对印度小额信贷行业的影响并没有外界认为的那样大。
7、以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为例,他们的小额信贷以小组方式为主,每个小组的贷款平均额度只有大约2.5万元人民币,平均每户5000元。(这与此前了解的印度小额信贷协会规定单户贷款上限1000美元基本吻合。)
8、以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为例,他们也从事小额信贷零售业务,给小额信贷机构的批发资金只有很少一部分。(这也与以前的了解不同)。
9、印度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很多是与SHG(村民自助小组)合作开展。
10、印度对小额信贷的定义很清楚,是对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当然,银行也为富裕起来的贫困人口提供后续信贷服务,帮助他们发展小企业,增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