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话题热播期间,曾向壹基金和打拐人士建议:收编乞丐做公共募捐员,让行乞业向慈善业转型,改私乞为公乞。但各方不积极,也就作罢。
今天看到尹飞微博里有条转贴:@幽默智慧:同样是在街边放一个碗,看看这位奶奶,就知道什么是尊严了!配图:

这让我想起了尤努斯教授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在10年前开始一项社会实验:给乞丐贷款,帮他们从行乞业向零售业转型。
孟加拉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乞丐随处可见,触目惊心。尤努斯教授深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他拒绝给乞丐施舍,而是给他们贷款。听尤努斯教授介绍过他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信贷员找乞丐聊天,相互信任之后,信贷员会向乞丐提出两个选择让乞丐考虑:一是向乞丐施舍点小钱让他离开;二是借给乞丐一笔小钱,让他去小摊上买水果等小商品,然后向路人兜售。他们还会建议乞丐在兜售商品时也给路人两个选择:一是施舍点钱然后离开;二是买点东西,代替施舍。如果他们能够将商品卖出去,不用着急向乡村银行还钱,可以继续从小摊上买商品,继续向路人兜售。
如果乞丐接受第二个选择,信贷员会给乞丐一张购物券,凭券可以到小摊上领取批发价格的货物,然后如上所述向路人兜售。如果乞丐用券换食品吃掉,乡村银行不会计较。如果乞丐按照建议卖出了货物,他们依然可以到指定的小摊上购买批发价格的商品。如果乞丐从中尝到甜头,会有一部分乞丐逐渐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兜售货物,而不是乞讨,直至停止乞讨,改以售货为生。
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有很多乞丐放弃行乞,成为上图描绘的摆地摊的小贩。
记得前年与宜信到陕西西乡考察,在西安火车站等汽车时,遇到很多乞丐和卖报纸地图的小贩,我叫住一个乞丐,说:如果你有报纸,我就买一张。那乞丐不屑地走了。我转身从小贩手中买了份报纸。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的学问:神经语言程序学 http://sinaurl.cn/bHmWa。 NLP是对人类主观经验的研究。更直白地说,NLP是一种思想的技巧。NLP就是我们用语言来改变身心状态的具体方法。它的创造人找到一些卓越的人,研究他们有一些怎样的程序,总结起来,然后教给其它人。并相信,其它人如果能掌握这些程序,也可以获致成功。
尤努斯这种改变乞丐行为方式的实验,也是一种NLP实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