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冲动的惩罚购买设备塑料颗粒机多源化秸秆锯末谷壳玉米棒回收命运主动权休闲 |
讲述投资机制炭的亲身经历---“冲动的惩罚”(转载)
由于笔者在此之前对机制炭行业一无所知,也只是通过媒体和网络宣传以及也确实是考虑自己创业的想法才被其“深深”吸引(比如相关资料里所提级的利用秸秆、锯末、谷壳、玉米棒等廉价的原材料都能进行加工生产,还有什么生产设备是由某某知名高校或研究所开发出的所谓环保新型,投资少见效快,负责产品回收,年赚数十万等等)。好在本人在立项前已经降低了对该项目的心理预期,既然要干这个行业,销路就要靠自己去搞,不能指望厂家的产品回收,命运和主动权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嘛,否则搞不好会很被动,宣传中说一年能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咱可没敢那么妄想,初期只要干好,一年下来能赚个十万元左右就比给人家打工强得多,吃点苦受点累咱不怕,好歹也是自己的买卖嘛。后经多方实地考察(河南、北京、沈阳等),因上述经销企业的整体设备基本大同小异,因此也就简单的从某公司或销售企业的表面规模所体现出的企业实力来加以判断。今年“五.一”期间最终选定购买了北京****机械厂生产和销售的年产量300吨的B型机制木炭成套设备(包括:1台粉碎机、1台烘干机、1台制棒机、1台炭化炉),选择该公司购买设备的主要原因不只是看重其公司形象实力及企业文化搞得比较“好”,而且其产品设备“多源化”(包括塑料颗粒机等),相关设备还曾在中央7套及部分地方电视台打广告,关键一点是该企业隶属于北京首都赫赫有名,且国内屈指可数的知名“国营”大厂,当时心想毕竟是实实在在的老牌国有企业啊,怎么也不能上当受骗吧!不像有些同样在京的设备销售企业虽然也同样有某某高校技术做后盾,也是在一些较为高档的写字楼租有办公室作为客户接待,但从企业的形象及实力方面还是给人以不塌实的感觉。正如前一段时间媒体披露并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清华大学机械厂发生的——拒买机器被扣“培训费”事件。回头看,我想该类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在相关领域内某种程度上应该是早早晚晚会发生的必然现象,毕竟该企业本人也曾在京实地考察过,单看企业的外在形象及实力当初就被PK掉了,与之类似实力规模的设备经销企业在京还有几家,感兴趣的朋友不防有机会也实地考察比较一翻。言归正传,在交了购买设备的资金(含托运费、技术指导费合计6万多元)后,回到家等待设备托运到家的日子里,也是为了今后自己“开创”的“企业”能够更顺利的正常发展,开始了更为详细的相关方面知识学习与讨教。从研究探讨通过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在各个方面控制相关成本,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想随着相关知识的了解深入,再对比自己已定购的设备看,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起来。也正是在此期间,头脑中开始隐约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像原先所想象的样子了。但具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还搞不太清,当时也仅是道听途说,毕竟自己还是个门外汉。通过对整件事情从头到尾的一步一步重新梳理,心中有感而发,于是在当时的特定心理作用下,本着对和我一样准备创业的朋友们“负责”的想法下,发表了开头提到的那篇从目前角度看当时观点尚不够成熟,且对于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产生了较为主观和过于偏激想法的文章。但起码在设备经销商的销售模式及行为方面还是阐述的比较客观实际的。随着设备被托运到家,烦心的事情接踵而来!首先是到家的设备与当初在厂家看到的设备外观有所差异,且设备的做工看起来也粗糙多了,这到是小事,只要机器能干出合格的产品也就无所谓了。关键是厂家派来的“技术员”进行设备调试生产过程中,半成品——也就是制棒环节怎么也不成型。如果是原料锯末含水量太高?咱也按要求进行了烘干呀,一遍、两遍不合格,最后整整一台141解放卡车的锯末连筛带烘干共进行了四遍。这时技术员又说螺旋推进器的角度有问题(按当时的幼稚想法认为,起码出厂的设备就应该是能生产出合格产品呀),那咱就按要求再堆焊打磨吧。就这样调试来调试去,还别说,人家不愧是“技术员”,没过两天终于出活了,制棒机终于能够顺利挤出近似成型的薪棒了,可仔细一看这半成品可是“中看不重用”的货!别说用手去掰了,就是拿在手里轻轻一掂就折成两段了,此时面对这不争气的制棒机,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可没想到人家技术员却说出了一句让咱吃惊不小的话:“这已经可以了,用锯末做原料能制棒成型你这也算奇迹了!以前我们只是利用稻壳能做,今后你在锯末中再掺入一半稻壳就没问题了”。这不是开玩笑吗,当初在购买设备时,厂家的销售经理对咱讲,他家的设备可以加工例如:锯末、谷壳、稻壳、秸秆、玉米棒等经过粉碎合格的任何不同原料呀。先别说其他原料在此地不好搞,就算搞到了,我当地的木炭批发商及火锅店和烧烤店也只认以锯末为原料加工出的机制炭呀,其他原料加工的人家一概不要,何况生产机制木炭相对最理想的原料就是锯末呀,当初也就是考虑到本地具备这方面的资源优势才考虑立项的。现在这种情况可不行,还得要想办法解决半成品的质量问题,给在北京的厂家打电话反映此情况,那边的答复是:“我们的设备不存在任何问题,派给你的技术员也是厂里最优秀的,要相信他的能力,会为你搞定的,你是干大事业的人,遇到这点小问题就沉不住气可不行呀,要给技术员时间嘛”(当时心里一想也是呀,既然是安装调试就总得有个过程吧,得给人家时间和机会呀)。于是又要求技术员再研究改进,可不管怎么改,在咱看来薪棒的硬度与密度还是不合格,但在人家技术员的嘴里认为已经合格了,一想咱毕竟还是外行,也就别在人家面前班门弄斧了,好吧,不管怎样也得先炭化一炉看看成品质量再说,没准人家说得有道理呢?可是这一开始装炉点火炭化,事情就更不对了,首先这点火燃烧到封闭气孔就耗费了24个小时左右,原先购买设备时说的24小时能烧出一炉炭(销售人员讲一炉的产量能达到1吨,年产量300吨的设备平均算月产量也在30吨,既日产1吨左右产品。炭化过程:前10个小时左右是点火燃烧的过程,后面的10多个小时是所谓干馏炭化和冷却到出炉的过程,人家销售经理当初也确实讲过,炭化的时间越长,产品的质量越好,建议48小时——72小时,还真诚的推荐咱再额外添置个炭化炉,这样既可在增加了炭化周期的前提下能确保产量)。可技术员现在却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要让炉内的薪棒得到充分的燃烧,没有24小时是不够的,到出炉怎么也要4天时间,否则温度降不下来无法出炭。这不是又在开玩笑吗,意味着即便出炭的产品质量不存在问题,月产量已降低到不足10吨的程度了。还有就是在这炭化炉的设计上据说有一项与众不同的技术环节:在炭化过程中还能提取一种具备高额利润的副产品“木焦油”的能力,且可直接回收至所谓用于烟雾过滤的循环水池中。实际上先别说这木焦油只有少部分进入到水池中,大多数都顺着电机的排风扇淌得炉子周围满地都是,埋汰的程度就不用讲了,这本应起到过滤烟雾作用的水池用处也不是很大,反而是大量的烟雾在进入水池前,就先通过电机排风扇弥漫到我这封闭的厂房中,搞得人都没办法在厂房内滞留和进行其他环节的生产工作,同时还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了影响,都过来看怎么这么大的烟,个别人还以为我的厂房失火了,这叫什么新型、环保设备,简直是用来制造污染的设备嘛,真是郁闷呀!此时只有自己开导自己先沉住气,其他事情回头再说,先学会怎样烧好这炉炭看看产品质量到底如何。可接下来更让我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这时,炭化过程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经销商派到我这里来的技术员竟然偷偷的跑掉了,这下我可真傻眼了!情急之下与北京的设备经销商电话联系,对方先是称不了解情况,要我等一等,再就没下文了。后来电话又打到他们负责售后的张经理处,对方竟称技术员在我这里已完成安装调试任务,由于还有其他地区客户着急等待安装设备,说要我自己等待炉温下降后出炭就可以了。他奶奶的,有这么办事的吗?没办法,由于当时人也脱离不开,等出炭后再讨个说法吧。终于到了开炉的时间,这炉门一开可又把我吓够呛,由于进了空气,炉内的火又重新燃烧起来,好不容易等到把火熄灭,取出来炭的情况有经验的朋友此时心中也一定有数了。有烧过火的成了灰,还有没烧透的生炭和大量的碎炭。究其原因无外乎首先是那个技术员的技术水平十分有限,导致大量碎炭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半成品——薪棒本身密度不够质量不过关,最终的成品也不会好的,因此当时出来的炭基本上握在手里用力一捏就粉碎了。也就是在此时,与我当初同时在该销售商处购买一样设备的,远在黑龙江的朋友来电话了解我这里的情况,并提醒一定要看好技术员(当时另一个技术员正好也在他那里调试设备),他的技术员对他讲了该经销商的真实情况。说公司派出的技术人员在客户不明白真相的前提下能糊弄就糊弄过去,如果意识到没办法让客户满意或客户已开始表现出不耐烦的情况下便会向公司的“领导”请示,对方会马上授意派出人员想办法迅速离开,后面的事情由公司来应付。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上这家公司可谓早已是行家老手了。据说他本人就已得到公司“领导”的授意让其马上想办法离开,可能是出于对朋友全家的热情礼遇所感化,以及不想再做泯灭良心的事情心理作用下,告知了实情,并且在公司“领导”电话授意的时候,允许我的朋友在一旁聆听。据该技术员所述,这家公司并非广告宣传上所说的隶属于北京的那家老牌国有企业,而是与国有企业的下设分厂建立了某种联营关系,设备销售公司出图纸,利用该国营企业的品牌效应与其下属分厂的某生产车间合作,进行设备的生产,然后该公司负责设备的销售。据说设备销售公司里的各部门经理或厂长按多少不同都持有该公司的股份,且在京的另一家较大规模的相关设备经销企业与其存在某种连带关系。从人员构成的角度看,基本都是老乡、朋友、亲莨叵担压值背踉诰┯肫涔救嗽苯哟ナ保鼓擅圃趺幢本┑墓衅笠道镌趺炊际切┖北口音的人呢?另外事后通过其它渠道与那家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取得联系,从中了解到该企业也对与他们联营的该销售公司不负责任的行为意见很大,正考虑脱离目前的合作关系,已便不使国有企业的名誉进一步受到诋毁)。这家设备销售公司根本不具备实际生产机制木炭的经验,也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是抓住一定的市场机会,对国内本身就技术不太成熟的其他厂家的设备进行简单模仿,再自己申请个技术专利,然后通过市场运做和大量的广告宣传作势,再找来有过烧土窑经验的师傅与懂得机械的师傅做一下所谓的员工培训,就这样“理论结合实践”开始了企业的经营。回头想一想,当初也是怪自己,如果在购买设备前先对这个行业进行多一些的了解,也不会轻易就上了人家的当。记得当初在设备展示车间参观时,厂家的技术人员也只是给演示了制棒过程,虽然原料的种类很多,但人家只用稻壳为原料进行加工机制棒,当时也没多想。再要求给演示烘干与炭化过程,那销售经理便找来种种借口推脱,比如什么北京的环保要求太高呀,虽然我们的设备排出的烟不大,但环保部门也是不允许,让人家抓到要罚款的。加上销售经理的一再承诺设备的先进性及稳定性,当时也就盲目听信了。没办法,事已如此只有面对现实了。毕竟投入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就算扔到水里也能听个响声吧,象现在这种情况实在是不甘心!就这样开始了历时数月的奔走求教之路,通过送锯末原料的师傅介绍,只要听说哪里有炭厂就到那里去取经。毕竟都是做同一行业的,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嘛!周遍的多数炭厂都拒绝向我传授技术与经验。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多少套出了部分经验,比如我的棒机制棒不成型的关键问题氏凵趟扇〉南喙丶际跏怯腥毕莸模杂λ堑纳璞敢仓荒芗庸だ嗨朴诠瓤腔虻究且焕嗟脑希庸せ颇咎孔詈玫脑暇饽┮材芙蜕分适遣换岷细竦摹U庥胫瓢艋暮诵牟考套筒和螺旋推进器的匹配是有直接关系的。其他炭厂的老板告诉我,要想我的制棒机能生产出合格的半成品,必须对于我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另外现有的烘干设备也不合理,造成劳动强度加大,且减少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另外没有一家正常生产的炭厂是使用我这样的机制窑,都是用的土窑,虽然炭化周期相对长些,但确保了出炭的质量,也最终确保了利润的实现。但核心技术——如何对设备改造人家说什么也不告诉我,这一点我也理解,否则回头又在当地增添了个竞争对手。就在我又陷入停顿之时,在外地朋友的引见下,在他们当地为我联系到了一个有多年生产机制木炭经验的炭厂老板,也就是通过他们的热心指导和帮助,到目前为止我已完成了原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刚刚实现自己企业的正常生产。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更深的认识到了这个机制木炭行业。从目前的角度看,在科学合理的配置机器设备的前提下,能够保证充足的原料供应,机制木炭生产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但利润是绝对没有那些生产和销售“垃圾”设备的经销商宣传所说的年利润那么惊人,要知道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但只要合理加强企业各环节的管理和成本控制,抓好产品质量,实现一定的可观年利润是不难的,这一点确实是目前的市场现状所决定。虽然目前我自身的企业规模还小,但随着事业的发展,本人完全有信心在此项目领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SPAN>文章读到这里,相信已有好多与我有过同样经历的朋友会感受到,我讲述的内容就象讲述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故事一样。有此感受并不奇怪,因为在这半年多来被那些“垃圾”设备经销商所坑害的,怀揣美好创业憧憬的投资者实在是太多了。同时也希望那些正在关注和考察该项目的朋友们,能通过我所讲述的亲身经历中吸取教训,不要再被那些奸商所蒙骗。到目前为止,本人已通过不同渠道联系到全国各地十多家象我一样被该设备销售公司坑害的投资者,他们基本上都处于了无奈的停产状态。回想一下当初准备创业的激情,对比现实所经受的磨难,此中感慨万千啊!这真是对象我这样当初盲目投资者的“冲动的惩罚”!
我愿意给大家提供包括本人购买设备的和与之存在一定关联的机制木炭设备经销商的企业宣传网址,浏览过其文字及宣传资料内容的雷同之处后,相信朋友们会从中感悟到某些不用我详细说明就会明白的道理。
"
前一篇:你是否适合加入机制木炭行业
后一篇:机制炭工艺流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