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报道:银幕题材拼“撞车” 两部“笔仙”打嘴仗

(2014-05-19 16:12:36)
标签:

笔仙

撞车

娱乐

分类: 明星专访


电影报道:银幕题材拼“撞车” 两部“笔仙”打嘴仗

电影《笔仙3》热热闹闹定档,其实它和另外一部电影《笔仙惊魂》无论从题材、片名、类型上都很相似,最近两部影片的片方也因此陷入争论。其实影视题材撞车的现象早就不是头一回了,一部《叶问》火了,无数个叶问横空出世;要展现楚汉相争,就有两桌鸿门宴同时上演。究竟影视题材的撞车背后反映了什么现象呢?我们这就去听听大家的说法。

题材撞车  两部“笔仙”打嘴仗

在《笔仙3》的发布会上,导演安兵基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导演:我觉得大家应该对同行有尊重理解 寄生营销”这样的事不应该有 我觉得是不太合适 希望我们都能保持自己的底线 不要做出过激的事件

原来近日,《笔仙3》片方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笔仙惊魂3》的片方侵权,认为它损害了《笔仙》的品牌形象,两部“笔仙”为此各执一词。

其实题材撞车这事早就不是头一回发生了。早先叶伟信一部《叶问》,把甄子丹捧到了事业的巅峰,也让叶问这个题材被众多片方瞄上。之后《叶问前传》《叶问:终极一战》《一代宗师》等各种以叶问为题材的电影横空出世。你办《鸿门宴》,我就举行《王的盛宴》;你《人在囧途》了,我就来个《车在囧途》;冯小刚的《私人订制》火了,网上马上出来个《私人订做》。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就连常跑发布会的媒体记者有时都会犯迷糊。

记者:像我们经常跑发布会的话就会经常收到这样的短信 因为它的内容比较相像名字也比较相像 就经常会误会。

记者:会搞得一头雾水。

跟从不盲从  拍片也得有诚意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火爆,不少片方投身商业片大潮,纷纷采用“短平快”的战略来做一部电影。一个影视题材火了,立刻如法炮制,希望借势也火上一把。于是跟风盲从之作应时而出,作品质量当然是良莠不齐,

 

关键词:跟风盲从导致泛滥成灾

记者:类似题材出现容易造成一个泛滥 因为它出现的曝光度和关注度也会成反比 因为曝光度越高 观众关注度越低 因为太滥了 做得各种级别各种类型都有 让你觉得有点烦。

观众:特别不喜欢那种 利用一个题材反复炒作 这种看 好像挖不出来什么新的题材似的 我这两年看电影一个感觉 好多导演觉得观众很好欺骗那种感觉 因为什么片子都往上上。

观众:毕竟出了第一部以后 心里下意识觉得其他剩下的都有跟风的感觉 不会有剧情太大的出入 就不会去看了

观众:都拍这题材是不是有点太盲目。

而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不少明星对这种盲目跟风的现象也很反感。毕竟,哪个演员都不愿自己出演的片子口碑太差。

 

江一燕:那如果只是为了借这个名字然后再去拍一部这样的电影挣一个票房 那也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窦骁:我觉得没有必要 比如说哈利波特出来以后旁边出来一个波特哈利 有什么意义。

卢奇:我认为呢 没有必要 因为都拍一样的 大家浪费资源 是吧一个题材。

当然,跟风之作也不全都是粗制滥造,就拿《一代宗师》来说,因为《叶问》上映在先,为了避免雷同感,《一代宗师》所选取的故事以及风格和《叶问》截然不同。剧组上下精雕细刻,耐心打磨,王家卫拍出了风格,也拍出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所以可见,跟从不等于盲从,观众不怕题材撞车,就怕不是诚意之作。

观众:我觉得挺好的 就有一个题材特别火 就会有不同的电影反映这个题材大家来看 然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去看 挺好的。

江一燕:如果他们能够拍出更好的确实是很诚恳的面对观众的作品我觉得也OK 那大家相互在往前走。

 

【《中国电影报道》513日报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晚1800,经纬、瑶淼、李蜜三位美女主播与您真情相约,精彩不容错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