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报道:文学改编电影热潮大盘点


标签:
娱乐陈可辛《中国银幕》《白鹿原》改编 |
分类: 明星专访 |
看完《白鹿原》的片场,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影片的宣传。您有没有发现:片方多次把电影原著作者陈忠实推向台前,向观众强调原著的重要性。据统计,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最新一期《中国银幕》杂志推出重磅专题:“文学改编电影非常道”。下面咱们就来进行盘点,看看一个好故事跃然银幕的“非常道”。
隔非常“看”道:它们都很有背景
有一个改编自精彩原著的好剧本作为电影的支撑,几乎所有名导都对此心向往之,您听陈可辛说得更绝对。
陈可辛同期:一个好导演没有一个好剧本,拍不出好作品,有了一个还剧本,导演很差,电影也不会难看。
《中国银幕》引用了张艺谋的两句话:“中国电影离不开文学的拐杖”,“就我个人而言,我离不开小说”。的确,从成名作《红高粱》开始,张导的很多作品就是改编自小说。
再看另一位大导演陈凯歌,他的成名作《黄土地》改编自散文《深谷回声》。后来许多作品、包括最新的《搜索》,也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
据《中国银幕》统计,革命文学、通俗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都为国产片输送了不少好故事。尤其是近十年网络文学迅速崛起,《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为我们展现了更广阔的网络文学改编前景。
非常“说”道:它们集体求新生
《中国银幕》指出,文学改编电影需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不选贵的只选对的,不求最像但求最好。改编不是照搬,而是要给一个好故事带来新生命,赋予它更加强烈的感染力。
您看冯小刚导演把小说《余震》翻拍成电影《唐山大地震》时,对原著故事进行了多处改编。小说没有展现失散多年的母女相见的场景,而电影却用催人泪下的亲情场面震撼了观众的心灵。
同样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白鹿原》备受瞩目。该片原著小说是人物众多、线索复杂的大部头,这些到了电影里,是怎样获得新生命的呢?
《中国银幕》用“一村,两姓,七人,五十年”,概括出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主线,正如导演王全安所说,您从他这部电影“既可以看门道,又可看热闹”,想要了解这次改编当中的更多“非常道”,您不妨关注一下最新一期《中国银幕》杂志。
【《中国电影报道》9月3日报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晚18:00,经纬、瑶淼、李蜜三位美女主播与您真情相约,精彩不容错过!博客独家娱乐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moviereport。明星大腕劲爆娱乐视频抢先看http://you.video.sina.com.cn/movie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