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报道:电影人畅谈电影创作 实现双效合一


标签:
娱乐王中磊中国唐山大地震社会效益 |
分类: 星闻速递 |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等影响力巨大且票房惊人的影片更是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天的《影视创作大家谈》节目,我们特别请来一些当下十分活跃的电影人,听他们来讲讲怎样在制作和创作中,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的有机统一,既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又能切合大时代的潮流和主流精神。
2010年,电影《唐山大地震》票房突破6亿,缔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的全新神话。除了高票房,动人的剧情、感人的故事更让无数观众为中国人在大灾面前,重建心灵家园的精神力量所深深震动。这样一部主旋律色彩颇浓的影片,是如何抓住观众的呢?编剧苏小卫认为,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首先必须表现我们这个时代大众百姓的主流情感。
关键词:贴近普通百姓 表现主流情感
苏小卫:还是在写一种就是人在生死面前的那种抉择,包括在唐山的时候,这个父亲能够把母亲拽出来,自己冲进去,其实这种高尚的东西,并不是远离现实生活的,就是真正在这种生死的考验中,一个普通人,他往往会有一些大义凛然的东西。
王中磊:像《唐山大地震》,这种家庭的情感的诉求,可能是中国人独有的,它非常的用力去思想这种事,说这种事。
2008年,电影《集结号》票房超过2.5亿,这部影片既表现了我军展示勇敢牺牲顾全大局的精神品格,又以震撼的战争场面和主人公对战友的深刻情感吸引了观众,也被业界赞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典范。
关键词:观众情感认同 实现双效统一
王中磊:虽然它是战争影片,它是一个有着很明显主流情感色彩的电影。1750:我们其实主要想拍的是好看的电影,得到多数观众的一种情感的诉求跟认同感的电影。
电影中,主人公追寻路上的曲折艰辛让人动容,而他重情重义,坚持不懈的精神力量更加感染着观众,传递出对生活的希望。
关键词:打造平民英雄 感染普通观众
王中磊:我们从一个非常弱势的角度去看待碰到这个事件的人和这样的英雄。他们没有强大的支持,全靠个人,全靠一种坚持做这个事情。”
2009,票房超过2亿的电影《风声》,既充满了谍战片的悬念和故事吸引力,同时又让普通观众看到了无名英雄为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
《唐山大地震》《集结号》和《风声》三部影片不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还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制作人王中磊的一番话,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影片获得巨大成功的源泉所在。
关键词:主流人物生动 双效有机统一
王中磊:中国观众看国产片的要求和口味越来越高,其实他需要的信息量要非常更新。只要是我们把电影拍好看了,拍得非常生动。同时里边的人物是树立得起来的,主人公的情感容易被观众有认同感的时候,自然会从心底里产生一种好的口碑效益。”
2009年,作为国庆六十华诞的重点献礼片,影片《建国大业》票房一举突破了4亿元大关,成为当年国产电影的票房冠军。这样一部献礼片,即生动表现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缔造共和国这样一个宏大主题,又用大量的明星生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群象,以超强的吸引力赢得了观众。惊人的票房为我们展现了电影作品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中国电影报道》12月20日报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晚19:00,经纬、瑶淼、李蜜三位美女主播与您真情相约,精彩不容错过!博客独家娱乐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moviereport。明星大腕劲爆娱乐视频抢先看http://you.video.sina.com.cn/movie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