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电影报道甄子丹姜文关云长票房让子弹飞倩女幽魂最爱刘伟强娱乐 |
分类: 栏目大事记 |
投资够高
一般来说,五月档期是每年年后国内电影公司真正意义上第一轮在影院里对电影观众的“影票洗劫”。
在经历了贺岁档观众无理智的纯图热闹消费之后,三月四月中小型电影扎堆,五月档大多会有那么一两部听起来还算带劲儿的电影撑撑门面,比如去年的《叶问2》(票房近2.4亿,且当时《阿凡达》仍在上映)和前年的《南京!南京!》,都是这个档期的大赢家。
相比之下,今年五一档引人瞩目的热门电影更多一些,但在票房的反应上,则显得雷声大雨点小,即使之前看起来卖相不错、颇具大片气势的电影都不太尽如人意,或者说,起码都与之前片方的估算存在落差。这样的状况很有力地说明,选择五一档与贺岁档上映最大的不同就是,口碑效应。
在五一档到来之前,无论业内还是观众都最为看好甄子丹与姜文合作的《关云长》。姜文在执导并主演了《让子弹飞》之后,国内大片不够5亿票房已经“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了。因此在囊括了有着“甄八亿”之称的甄子丹和“姜七亿”之称的姜文的《关云长》某此宣传活动上,姜文就信誓旦旦的代表片方表示,“我们两个人加一起就是《关云长》的票房,十五亿”。
尽管姜文的话有些大,但《关云长》从故事题材、明星阵容到宣传推广的力度上,都给人起码要“保三争五”的感觉,且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在保有“甄功夫”、“姜文霸气外露演孟德”、“过五关斩六将”等诸多票房杀手锏的情况下,还十分前卫地加入了国外近年非常流行的“Bromance”(男漫)元素,这是吸引都市白领腐女人群的一大法宝(票房在国内上映后成功的范本可以参考小罗伯特•唐尼和裘德•洛的《福尔摩斯》)。
但如此多的商业卖点仍然让《关云长》票房后继无力,原因就出在口碑上。这部影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历史剧武侠化”。
甄子丹版的关云长其实跟他以前演的《锦衣卫》中的侠客形象没有太大差别,本来大家到影院是想看《三国》故事里的关公,结果看到的还是一个甄子丹版能打能杀、会跑酷的大侠,这与观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关公形象相去甚远,很难产生认同感,这也是影片口碑欠佳最主要的原因。
至于有人提到影片的颠覆,包括将曹操正面化的处理,都不是最大问题,现代观众对于历史戏的某些颠覆只要不做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基本上都能欣然接受,但前提是,要颠覆的聪明,且一定要让他们看到好戏!如果只是卖卖动作、动动嘴皮子,观众在影院里会问自己,我这票钱花在看什么上了?!
当然,影片最后一周仅收了六百多万票房,总数卡在一亿六千万后便止步不前,与《速度与激情5》和《加勒比海盗4》的上映也有很大关系。
新版《倩女幽魂》的票房数字应该是影片整体素质比较精准的体现,三个年轻偶像明星加上因《叶问》系列而打响招牌的叶伟信,加上有经典前作帮忙做了免费宣传,各方面的商业计算都显现在制作之前的预期上了,一亿四、五的票房应该算是拿得心安理得。
不过,稍晚一点上映的老版《倩女幽魂》就不免让人感觉遗憾,三百多万的票房数字实在差强人意。相比《东邪西毒》重映的成功,张国荣版《倩女幽魂》吃亏在,它与当年的版本完全相同,看过甚至耳熟能详的影迷实在太多。而《东邪西毒》打着终极版的口号,重新加入了新内容,尽管变化并不太大。
据我估计,当年《东邪西毒》上映时,真正看完、看明白了的人也不在多数。有重映的机会,正好可以到影院去附庸风雅一把。《倩女幽魂》则没有这样的优势,喜爱电影的人谁在家没看上过三五遍?如果到了电影院,自然是好奇燕赤霞和聂小倩是怎么谈恋爱的,这样的人占大多数。
顾长卫的《最爱》虽然是有郭富城、章子怡这些大明星的加盟,但内核还是艺术电影。顾长卫其实也不甘心只拍一部普通概念上的爱情片,所以他对影片人物的处境和设计也没有按商业电影那样处理。
比如郭富城饰演的赵得意,看起来有点游手好闲,像个“二流子”,与一般爱情电影中男主角的爷们气质不太一样。章子怡的角色走得也不是可爱或让观众产生怜爱的路线。男女主角的这种设计并不讨喜,更多是为影片的主题服务,自然不会受主流观众的认同。当然,对一部有艺术野心的电影谈票房数字,本身也是很无聊的行为,何况六千万的票房也是目前顾长卫最成功的商业回报了。
刘伟强一直都是喜爱香港电影的影迷期待的那种导演,毕竟前有《古惑仔》、《风云》,后有《无间道》这样令人称道的作品立在那里。但离开了老搭档庄文强、麦兆辉之后,刘伟强的作品在剧本质量上确实都存在问题,这一点与麦、庄二人自立门户后也欠缺能够“拔份儿”的技巧支撑类似。真期待他们能再次联手,那将是港片影迷之福。
刘伟强的最新作品《不再让你孤单》是部纯粹的爱情商业片,票房却只有《最爱》的三分之一,这大概与影片题材陈旧、新意不足有关。该片简单说就是一部整合型的作品,好像鸡尾酒一样把《非诚勿扰》、《硬汉》、《海洋天堂》这些热门电影中的元素进行勾兑。这既是一步借别人成功经验来赢取票房的妙棋,又是一步考验观众审美疲劳的险棋。
其实刘伟强的上一部《精武风云》中就已经玩过整合电影的概念,从《精武风云》中,我们能看到那种美式超级英雄片、战争片、谍战片、武打片等各种类型电影的元素,野心和聪明都有,但下功夫的地方却不是在最最重要的剧本上。《不再让你孤单》显然是重蹈了《精武风云》的覆辙。
五一档期之后,不必说即将到来的暑期档,单六月十五日上映的献礼巨片《建党伟业》,相信就能掀起一次全民观影的热潮,影片无论是空前的明星阵容还是精致的制作水准都有刷新国产电影票房的潜力。而同档期搭车上映的国内中小成本电影和国外引进片也有十几部,选择与《建党伟业》短兵相接虽然勇气可嘉,但相信会有一大部分沦为成为“炮灰”。
(文/《中国电影报道》栏目票房分析专家
《中国电影报道》票房分析专家团
阿诺:著名影视策划人,《看电影》杂志创始人之一,原《看电影》、《电影世界》、《新电影》资深编辑。对于国内国际电影界均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对即将上映的新片票房预测之准,堪称电影界的“章鱼保罗”。
从大学时代开始便酷爱电影,至今家中已珍藏不下十几万张电影碟片,价值不菲,其中众多绝版及限量版,据说,曾经看坏过六台碟机。
瑶淼:CCTV6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栏目资深美女主播,从业十余年,拥有丰富的主持经验,曾撰写《色戒》、《喜马拉雅王子》等多篇影评,与电影圈各行从业者都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赛人:著名青年影评人,自幼酷爱电影。2001年,进入《看电影》杂志,成为骨干编辑。2002任《新电影》杂志主笔。2005年任《电影世界》杂志副主编,同年,在CCTV6《中国电影报道》担任策划一职,并工作至今。除在所在杂志发表80余万字电影文章外,《环球银幕》、《中国银幕》、《电影艺术》、《周末画报》、《南都周刊》、《明星》、《新京报》,以及新浪等门户网站也刊载其发表大量影评类文章。与他人结集出版过《热春光》、《十导演批判》(论述陈凯歌、王家卫)、《中国电影百年》、《电影+2005》等书籍。
崔菲:资深媒体策划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央视首档脱口秀栏目《今晚》收视高峰时期的核心策划、主笔。著名影视资讯节目《环球影视》撰稿人,CCTV6《中国电影报道》栏目担任资深策划一职,并工作至今。
高军: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第一线的电影产业人士,曾大量写作和发表电影评论,在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力,也为观众解读电影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重视扶持中国青年导演,培养国产电影新生力量。
参与投资制作电影有《画皮》、《叶问》、《锦衣卫》、《叶问2》、《不见不散2》、《感情生活》、《欠我十万零五千》等。先后与陈嘉上、叶伟信、洪金宝等10余位著名导演合作;签约20余位青年导演、20余名演员。
张晋峰:电影界权威报刊《中国电影报》主编,对电影有独到而精准的见解,尤精于电影产业宏观理论研究和电影票房因素研究。
赵宁宇: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博士。德国“德国之声”电视台、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电影理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评论研究部副主任。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
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电影、电视、戏剧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世界电影精品读解》。曾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新闻奖”、“新闻工作者协会奖”、“广电总局科研成果奖”、“广播电视学会论文奖”、金鹰节电视论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