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影报道》经纬主持《拉贝日记》北师大试映

(2009-04-24 14:36:07)
标签:

拉贝日记

南京!南京!

中国电影报道

经纬

王中磊

陆川

娱乐

分类: 栏目大事记

《中国电影报道》经纬主持《拉贝日记》北师大试映

422,《中国电影报道》主播经纬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与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著名影评人、主持人曾子航、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馆长汤道銮以及现场座无虚席的400多名学生共同探讨了电影《拉贝日记》。

中德合拍的战争史诗巨制《拉贝日记》是第十六届大学生电影节的“特别推荐”影片,因此,当晚的剧场聚集了大量急于一赌真容的观众。映后掌声雷动,台上台下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由于《南京!南京!》已经上映,因此映后交流环节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它和《拉贝日记》的PK问题。由于《南京!南京!》从日本兵的视角出发,表达了“日本鬼子中也有人”的主题,而《拉贝日记》从德国人的视角出发,表达了极端环境下爆发的人性光辉,因此有记者问“什么样的视角是客观的”?

王中磊表示:“虽然还没看过《南京!南京!》,但在中国用日本人的视角来拍肯定是不客观的,什么叫客观?第三方最客观。”稍后发言的一位观众表示:“《拉贝日记》中有一段是我感到非常震撼的,就是百人斩竞赛。本来这是我对《南京!南京!》的期望,但在这个片子里出现了,这应该是这类题材的电影中头一次表现吧!”

虽然面对档期之争、题材之争,王中磊还是表示:“我最近给陆川发短信,希望他来我们的首映式。虽然两个片子我都推荐给观众,但我真心希望陆川的《南京!南京!》票房比我们高。”

主创对谈结束后,记者、影评人和大学生先后对台上嘉宾展开尖锐提问,“震撼”、“感动”等赞誉声中也出现了“过于戏剧化”、“外国人的视角中国人是否接受”等批评,一位大一女生直言她已看过《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两部影片,但她认为前者表现了中国人的抵抗,后者表现了外国人的救赎,虽然都是优秀的电影,但前者的角度更容易接受。

此后没多久,电影学院文学戏教授剧作专业的著名教授黄氏宪先生也大声喊了一句“我说两句。《拉贝日记》证明我们的民族是宽容的,我们没有用仇恨回顾那段历史。写过《南京浩劫》的张纯如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日本人在忘记,但德国没有。《拉贝日记》把日本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最后更成为各校师生观众针锋相对评价影片的大讨论,整个发布会持续长达110分钟,最后不得不因汤女士要赶飞机而“提前”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