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报道》众明星沉痛追忆谢导


标签:
中国电影报道《芙蓉镇》牧马人丛珊金山娱乐 |
分类: 明星专访 |
昨天的节目里,我们回顾了刚刚逝去的著名导演谢晋的电影成就,也回放了我们在谢导生前采访他时留下的珍贵资料。现在,有越来越多曾经跟谢导有过亲密合作的电影人想借我们的镜头表达他们对谢导逝去的沉痛哀思。当记忆的闸门再次打开时,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故事也随之浮现。
1957年,《女篮五号》
1962年,《红色娘子军》
1965年,《舞台姐妹》
1980年,《天云山传奇》
1982年,《牧马人》
1986年,《芙蓉镇》代表作之一
1997年,《鸦片战争》另一代表作
一部部经典影片如潮水涌来,一道道记忆闸门瞬间打开,在大银幕的背后,又有哪些难忘的尘封往事
和谢导的第一次合作
1982年谢晋导演的《牧马人》,不仅将他的电影艺术推向巅峰,同时也让观众牢牢记住了丛珊和朱时茂这两张年轻的面孔。当年刚刚上大一的丛珊,无论从表演还是处事上都显得青涩,而谢晋导演却说他的电影需要的正是这份青春气息,为了能让丛珊参演影片,谢导更是几次跑到学校做说客。
丛珊:当时我们学校的院长是(金山),学校的规定就是大学二年级以前都不能去拍电影。那他就去跟(金山)就是谈,可能反反复复谈了很多次
而演员张光北出演电影《芙蓉镇》时,也是一次偶然相遇,让有心的谢导一眼相中。
张光北:有一天我正在学校里走廊里打电话呢,就看一大帮人来了,我回头一看,就人叫我,我一看是谢导。完了谢导说,你干什么呢?我说我现在拍毕业大戏呢。谢导就没理我就走了,当天晚上谢导就让他的副导演找我,给我送了一本小说——《芙蓉镇》。
谢导教我演哭戏
谢导一生中所留下的十几部影片,每一部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引导新人拍哭戏时,谢导就有着自己的高招。
张光北:比如说看着荷花,说这个回忆我和刘晓庆,胡玉音那段初恋的爱情的时候,哭不出来。。。。我就演,怎么痛苦,我就(00:08:08:22)想,我和胡玉音在一起,我们俩多么愉快,可是我觉得还是出不来。就在这时候,突然谢晋在摄影机旁边跟我说,喊我,满庚哥,满庚哥。他就学刘晓庆叫我的名字。我一下就出来了。
谢晋导演不仅在表演上善于发现新人,培养新人。在生活中他同样也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尤其是对待银幕新人,谢导更像一位慈父一样,在他们送去热情的鼓励。
谢导的慈父情怀
时茂:其实我这个人是挺好玩儿的,挺贪玩的。他每次见着我,朱时茂,形象那么好,拍点电影,拍电影,一定要拍,不能不拍。我说是,是,
张光北:他对每个演员都很关注。他会这样,他每个月发工资,第一件事,拿出一点钱来,请我们演员在上海吃顿饭。
丛珊:我记得在上海拍戏的时候,他每天都是从家里带饭来,然后他就在那儿吃,他就会夹给我一块肉啊,一块什么,反正就是从他家里面自己带来的那些菜来给我们吃。
而在繁忙工作之外,心思细腻的谢老仍不忘给年轻人排忧解难。当时正苦读大学,名不见经传的吕丽萍,就得到过谢导的亲自开导。
吕丽萍:我当时上大学有一阵很苦恼,就觉得做演员太被动了,就给谢导写了一封信,没想到他给我回了信,还对我说只要你坚持,什么都会好起来。
而演员张光北一篇几万字的毕业论文,更是经过了谢导的耐心批改。
张光北:谢导认真地看了我几万字的毕业论文,他在我的毕业论文上给我批注。。。包括我的错别字,包括我每一段落的这个对和错,都给我批语了,就非常认真。
如今这位慈祥,可亲的老艺术家已经悄然离去,而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大银幕上的经典之作,他的音容笑貌也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朱时茂:和谢导演在一起,他永远那么朝气蓬勃,永远那么有事业心。
丛珊:他是我的一个恩师,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永远的一个电影大师。00:11:41:15不管谢导走到什么地方,我们作为电影人,作为晚辈,都会深深地怀念他,敬仰他,尊重他,我们也会永远地学习他。
【《中国电影报道》10月20日报道,《中国电影报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晚18:50,经纬、瑶淼、李蜜三位美女主播与您真情相约,精彩不容错过!博客独家娱乐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