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很唐突地走进这个专业,这么一所学校。
听过别人说起这一方面,当时我留在纸上的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我想说的主要是针对尹东娥的主题发言,她以填志愿为例阐述了信息、选择、责任三种意识的重要性,想想自己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经历,似乎欠缺的也正是这些东西。在这三者之间,信息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选择是由自己或他人做出或协商做出,而承担责任最主要的主体却是自己,他人不会为所做的错误和正确决定有太大的自责,毕竟这么一项选择最终的责任是压在自己身上的。说句实话,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华东师大的公管专业并没有经过太多的资料查询,也没问过在读的学长,仅仅凭着对专业名称的朦胧理解便有了我的决定,父母主要尊照我的意愿,而老师和亲戚给我的信息主要是该所学校的各种途说。所以我必须承担自己所做选择的责任,虽然我现在并不后悔。
在以后的生活中或许会遇到形形色色需要选择的时刻,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想想这么做会有怎样的后果,也许你考虑的并不是那么的长久和深远,可是总归要依据某项标准来形成抉择。多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现状和发展动向,能从自己的兴趣胃口和为自己提高的方面去想,千万不要没想过就匆忙进入,努力培养这方面的意识,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而这样做也无非是想把事后的后悔度降到最低,达到自我能力的最大程度。自我的选择,自我扛起。
有一点小感想,很多思想的产生都是经由多次的碰撞相击,也就是所谓的水本无华,相荡乃出涟漪。我不一定非要认同他人的观点,也无须一定要接受,但重要的是需要在与别人发生思想碰撞时能找到他人的闪光点,发现自我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将两者的光亮尽可能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更趋理性和完整的思路。面对同一问题,众说纷纭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一方面会努力解释自身观点以让别人理解,另一方面,在众说中也能发现自身持有的错误或者不足,肯定的部分继续加以扩展和保持,说不定在碰撞中还能产生更好的思路。思想的火花,照亮无尽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