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餐之后的回味(二):“吹鼓手”的乐趣
(2011-06-16 07:14:34)
标签:
转载 |
“新浪博友联谊会·北京站”在一片欢乐与欢情中拉下了帷幕,殊为不易。
——从药师 5月11日发出英雄贴,到6月8日各地博友齐聚京城,短短二十多天的时间,以Joanna为执委的组委会就要义务完成那么多准备环节的复杂工作,一般人可能想想都会犯晕。
——前后共有超过百人参加本次活动,第一天实际参加排位赛的博友更是高达96人、18个洞同时鸣炮开球,是迄今为止历届博友会中规模最大的、最为复杂的一次,组织工作非同小可。
——每天数小时辗转上百公里从北京到河北的不同球场奔波,三场球有两场还是在大太阳下走路拉包,对一些常年习惯开球车的球友着实是个不小的考验,尤其是还有“大叔”级的参战。
——正式设裁判长全程执法,反复强调并实际要求严格按规则行事,同组的两两互相计分,新浪高尔夫现场记分卡直播等,对不少平时没有怎么经历过这种比赛氛围的球友来说可能也不仅仅只是“新鲜”而已。
当然,还有很多的“不易”。
俺荣幸地由组委会派活,担了个“裁判长”的名,实则俺对自己的定位也就是一现场“吹鼓手”。
赛后曾经有关心者多次问到:你们这次真的做到了按“正规比赛”要求么?
俺很坦然地回答:也没有,也有。
说“没有”是客观实际。
这种有近百人参加的博友聚会业余赛事,要做到完全“正规”可不是一句话的事,至少这次咱们不具备这个客观条件;不说其他,就凭俺这么一个光杆司令的所谓“裁判长”,要说能做到让活动按“正规比赛”进行那只能是笑谈。
再者说,咱们的新浪博友会也不是以真正意义上的“竞赛”为目的,宗旨还是一个“以球会友”,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在场地标定等所有环节都去比照“正规比赛”的要求。
说“也有”,是从“规则氛围下的快乐高尔夫”这个最初定下的博友会活动目标(或者说追求)来衡量。
可以说,这一次博友会的“规则氛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浓厚得多,单从以下几点就足以说明问题,其中有不少都是博友会的“头一回”:
1、正式设置“裁判长”,赛前的功课也做得很充分,连上八道菜,都是围绕“规则”的主题进行全方位预热;俺还专门提前一天去华堂走场熟悉场地,第一场球也不下场,专司裁判之职,全程巡场。
2、特别给每一位参赛博友都赠送了俺编写的《高尔夫业余爱好者适用规则与释例》小册子,供大家交流学习之用。
3、要求每一位参赛博友在果岭上都自己Mark拿球,基本上不存在大大方方像平时那样等着球童伺候的。
4、除了习惯使然造成的个别情况外,基本没有理所当然互相给“OK”的,反倒是同组的都经常互相提醒。
5、同组球友两两互相计分,一人一张记分卡,互相签名,这在一般的娱乐性业余赛事活动中是极少有要求、更不用说能实际做得到的。
6、对发现的违规行为都实际实施了处罚,绝大部分参赛博友在这次活动中的规则意识都表现得非常强烈,主动、自觉按赛前宣布的规则行事,也没有发现任何参赛博友公开抵触组委会确定的规则宗旨。
7、在各场次比赛过程中,俺作为裁判长很多次接到参赛博友的现场规则求援电话,也现场纠正或处置了不少可能涉嫌违规的情形,当事人都表现出非常积极配合的态度。
8、无论场上还是场下,众博友对规则问题表现出来的关注与兴趣都是空前高涨,餐厅、走道、房间、车上等,甚至深更半夜都还聚在一起相当热烈的探讨所遇到的各种规则问题。
还有很多的细节。
这么说吧,俺以“裁判长”角色参加的类似业余赛事活动已经不少了,这一次新浪博友会的规则氛围和参赛者自觉遵守规则的表现绝对是绝无仅有的,俺这个现场“吹鼓手”虽然忙得个不亦乐乎,但心情那是相当的愉悦——借此机会对所有参赛博友表示俺发自内心的谢意和敬意!谢谢你们!
俺直接判罚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9号的排位赛,俺巡场到某洞果岭外,远远地发现一位博友一短推没进,顺手把球拣起来就给扔到旁边的水里去了;等这一组走下果岭看到俺,几位博友才一下子都反应过来,当事人(博友虎迷)也欣然表示受罚——这是习惯问题造成的违规。
第二次是10号的对抗赛,俺和威虎兄代表红军和老蜂农、态度一组,开杆后的第二洞四杆洞,威虎兄第二杆上果岭,离球洞还有点距离;威虎兄习惯性的蹲在球和球洞之间看线,也是习惯性的把推杆直接拄在果岭上;同组的其他两位大概是对这种违规行为不敏感,见怪不怪,谁也没有什么反应,等俺看清楚威虎老兄的动作时已经来不及提醒,只好“大义灭亲”罚了威虎兄2杆。
第三次是11号的排名赛,俺和药师、计哥、武术队员一组;某洞果岭,计哥做好了推杆准备,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把他的小白球吹动了半个圈;计哥侧过头看看俺,俺很同情地表态:罚1杆放回原位吧!——这个是意外原因挨罚。
这几天的时间里,俺已经直接或间接收集了很多特有意思、非常宝贵的现场案例,拟另专文再叙。
组委会关于取消博友SNOW11号比赛成绩的公告发布后,也有参赛博友很关心的询问:这次是不是其他人就没有违规行为了?违规的都逮着了么?
俺的回答是:肯定有,而且据俺判断还会有不少。
这次存在的违规行为大体有这么三类不同性质的情形:
第一类: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赛前没有专门进行场地标定、现场裁判人员严重不足、球会的某些工作环节失误或脱节、不少博友都非常缺少参加相对正规的赛事之实际经历、没有完整和专业的赛事现场工作班子等)而发生的一些很难完全避免的违规行为。
第二类:由于不懂规则、不熟悉规则要求或长期的不良习惯使然而在无意中造成的违规,即“非主观故意”。
第三类:确实是由于有关当事人对高尔夫精神和高尔夫规则的敬畏心不够而造成的、可以避免或不应该出现的违规行为。
从俺自己目前能够掌握到的情况来看,第一类最多,第二类次之,第三类则只占极少比例。
俺作为裁判长,赛前便和组委会沟通达成共识:这次博友会特别强调规则问题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罚杆”,或矫情地为了刻意表现我们是多么的“正规”,而是为了给全体参赛博友努力营造一种高尔夫精神下的规则氛围,即所谓“规则氛围下的快乐高尔夫”。
基于这一原则和基本出发点,俺对这次所有涉及到规则问题的事项之处置态度也非常明确:以博友们对高尔夫规则的学习和交流为主,对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在事前予以明确警示,对现场直接发现的违规照章处罚、一视同仁,对事后接到的投诉或质疑等,只要条件许可都及时给予纠正,对涉及获奖等可能影响到“公平”的违规行为则绝不马虎。
赛后俺受组委会委托发布的关于取消博友SNOW成绩的公告,由于这种性质的公告形式所限,到底其“背景”如何,引起了诸多博友的高度关注,俺也借此机会做几点简单说明:
1、此事没有任何特别或复杂的“背景”,也不涉及到所谓的“写手”、“故意弄虚作假”等,就是组委会履行职责对赛事情况的一种正常处置。
2、这是本次博友会组委会全体成员集体研究后做出的、对所涉事项的一个最后处置决定,而不是从“裁判长”角度对某一违规行为的简单“判罚”。
3、在做出决定之前,组委会已委托裁判长及相关人员做了全面的、必须的调查工作,对事情本身进行了有足够依据的核实和确认,最终还与当事人进行了直接的、有效的沟通,并就拟处置意见达成共识。
4、组委会如此处置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针对具体的当事人,而是为了严肃维护新浪博友会一贯倡导“尊重高尔夫精神、敬畏高尔夫规则”的共识,“从我做起”,以进一步为全体博友树立起良好的“高尔夫”形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事人博友SNOW不仅对组委会的决定态度积极,还主动发微博表示了歉意,这一姿态值得鼓励!
还要借此机会说一句:自我总结一下,俺这个“裁判长”这次的“吹鼓”工作虽然态度是端正的、干活是努力的,但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环节及不足甚至失误,有不到之处恳请众博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