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原创】《竹影,茶香》(外三首)

标签:
王志刚大国大民西北诗歌雨亦冷 |
分类: 心灵之舞 |
祝朋友们:
双节快乐!阖家幸福!
《竹影,茶香》(外三首)
竹林簌簌竹风微微
扫净庭院花径
不为客来
只为清茶一杯
寒露之水或者云朵之泪
季节呈现
或者万物灵长馈赠
也许还有此时此刻的心情
历史隧道的滴水响
数码多彩的立体音
汗青墨香
电子书页
都在这一刻
静静融入
缭绕乐音拉动
叶之身心
翻腾
炫舞
茶烟袅袅
扑鼻茶香
茶是人
人是茶
彼此交融
化境
或者叫大道至简
已臻于完善
读王志刚《西北狂想曲》两首
海拔、地理意义上的高、大
稀释了降水量
干旱少雨
林草枯黄
风沙淹没绿洲
凛冽萧索胡杨
匍匐的脚步硌疼了沙石
转经筒的双手默念心中的祈望
哪一步
不是信念虔诚的行吟
鸣沙山
月牙湾
无边沙漠
挡不住
中疆域外
朝拜的脚步
驼铃阵阵
恰是不同人种
追梦的前奏
环境艰苦
反而淬炼了艺术家的意志
挑灯修复
虔敬拓摹
敦煌壁画
臻至大美之境
艺术之最
《联想》
我想把祁连山的冰雪
化成水
滋润你干涩的容颜
我想让黄河之水
改道
浇灌你广袤的原野
让昭君的家国真情
擦去画师狭隘的心思
让回归的鸿雁
慰藉故土与骨肉
两难抉择的别离
那首花儿与少年
见证军阀与歌王的交往
我的耳边又分明听闻
那场老少恋
那首遥远的地方
战衣如铁
冻旗不翻
你的热泪为谁流
离人已去
沙漠阑干
你的箫声为谁叹
盛唐的版图
汉武的雄风
是否
挡得住戈壁沙漠的奇寒
胡姬的炫舞
异域的风情
又是否消得了你的寂寞寡欢
剪一段丝绸做一身无缝衣裳
浪漫在月黑风高夜
出征沙场的良将
斟一壶热酒
连同这古曲衷肠
温暖将士离别的落寞惆怅
给文章的评论:
今天的城市乡村,美了亮了,样貌却大同小异。“似曾相识”不是异性相吸引的缘,而是统一模式的整改和打造。
我们不提倡贫穷,但有时候我们也感谢贫穷。现在能以特色景点吸引游客的地方,恰是因为贫穷落后无人问津,得不到开发,而得以保留至今。
《马兰随想》
偶尔看到一期白燕升主持的,马兰与白燕升合唱的《海滩别》。不知是心理原因还是马兰确实已离开舞台太久,在我看来,在整个演唱过程中,马兰不是那么自信,表情不很自然,唱功不投入(与她以前的演唱比),有一种与舞台,与黄梅戏疏离之感。
一个行业的专业人员,一定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而佼佼者,怎么可以长时间离开本行而顾其他呢?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是一个人成为名家翘楚的必经之路。
一个人只有把他的专业爱好,当成日常生活方式,而且自然而然,这个人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了。
说实话,看到马兰不尽如人意的表现,我心里是为她难过的。
马兰与余秋雨结合,固然是爱情的胜利,可对于马兰的戏剧人生来说,马兰真的胜利了吗?我看未必!
如果马兰还在黄梅戏剧院,如果马兰像韩再芬、吴琼一样,仍然奋斗在黄梅戏第一线,马兰的舞台形象应该还如昨日迷人。
那个曾经的马兰演唱的曲目,陶醉了多少人的心?曾经因为马兰演唱的《女驸马》我还写了一首诗(也许更多)。
就马兰的形象、唱功、名气来说,马兰需要傍名家傍大款吗?
退一步讲,马兰与余秋雨结合也行,但不要离开黄梅戏,不要舍弃了自己的舞台艺术人生。
在这里,我丝毫没有贬低余秋雨马兰婚姻的意思。说实话,余秋雨是我的文学偶像,他的旅行散文随笔,我不知看了多少本,读了多少遍。他灵活、深邃、机敏的笔锋,总能时时叩击我的内心!
我只是站在戏剧的角度,站在马兰的角度,稍稍为马兰惋惜!
我怀念那个把黄梅戏的柔婉动听送进观众心里的不老女神,马兰!
《柿子吃法》
柿子应该去涩以后再吃。常记得小时候摘下生柿子,把它埋在小溪流有沙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一个星期左右,扒出来洗洗吃,爽甜可口。
还有一种方法:放在锅里,添水,每天把水加热一次,也是大约一星期吧,拿一个尝尝,没有涩味了,就可以吃了。
吃柿子后,不能立即喝热水,要吃少许咸菜。因为柿子中有糖分,喝热水糖分凝结不消化胃疼。吃点咸菜,糖分中和,再喝热水就不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