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口水”可以杀毒?
(2009-02-24 20:33:25)
标签:
瑞星微点江民杀毒it |
分类: IT评论 |
几天来,一则惊天报道《杀毒业最大丑闻是如何炮制的?》让整个杀毒产业热闹起来。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主角是却是瑞星,微点还有江民等国产杀毒的“领头羊”。客串人物竟然是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的领导。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恩怨情仇,事实真相是什么?作为旁观者,自然不得而知。但是,他们之间的“口水战”,足以让人呕吐,足以击溃网民对国产杀毒软件最后一丝希望。
其次,希望媒体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杀毒江湖”的恩怨。我认为,这种悲剧的发生,与第三方媒体的推波助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这次丑闻的导火线也是新闻媒体。试想,如果媒体比较负责任,2005年发生所谓的“惊天造假案”之时,媒体为何坐视不管?难道是微点公司没有向任何媒体披露?还是瑞星的“金钱公关”起到了作用?无论是那一方的问题,媒体的监督究竟在那里?今天,双方各执一词,对簿公堂,媒体出来充当“包青天”尚可理解,但是,如果故意炒作,甚至推波助澜,这就是失职行为,和犯罪没有什么区别。
最后,希望瑞星和微点公司能够还行业一个“清白”。国产杀毒厂商虽然起步迟,但是,技术创新和进步已经打破了微软等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并且在全球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给中国网民带来价格上的实惠和服务上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两家公司的“口水战”无休无止,甚至唾液横飞,这样不仅仅损害的是自己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摧毁了国人对国产软件的信心。
“冤家宜解不宜结”,江湖都有规矩,何况中国是一个法度健全的国家。如果有“冤案”就到法院给法官说好了。在媒体无休止地上宣泄,只能把这谭“污水”搅得更浑浊。希望双方能够把用于这种“口水战”的资金和人力投资,能用在科技创新和杀毒的研发上。因为“口水”不仅不能杀毒,还会毒死更多网民的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