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it/科技国际长话电信信产部 |
分类: 通信产业 |
10月16日消息,国务院日前于宣布了取消信产部的“国际电话结算价备案”机制,这意味着此前运营商执行了长达四年的国际长话资费下限机制可能结束,转而自行约束、自我定价。尽管有电信专家指出,这可能会导致运营商肆意降价,导致电信市场的恶性竞争,造成一些经济损失,尤其是利税的降低,进而影响到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全球竞争力。但是,我想应该更符合电信市场规律,更加有利于促进电信业的良性发展。
首先,以前的限制最低价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恶性价格战。但是,效果很不明显,尤其是大多地方运营商仍旧是按照市场做事情,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竞争不对等。比如说不让明处降价,就在暗地里降,其实一些套餐优惠打折等手段,早已把价格降低到了下限之下。另外,还有Skype等不同形式的竞争者存在,导致电信运营商因为价格问题声誉受到消费者的质疑与不满。
其次,信产部出于保护弱势电信运营商的效果也不明显。虽然政策从2003年已经出台,但是,移动和联通,电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移动的势力已经相当于其他三家的总和还要超出,这说明价格保护政策不能够打破中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反而让其他的弱势电信运营商缩手缩脚不敢降价,不敢出去到市场上去冒险。放开了价格后,肯能都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可能中移动的价格也再降低不了多少。
最后,取消下限管制更符合市场规律。按照国际惯例,市场经济应该交给市场去调解,政企分开的国有企业,如果政府干预的过多,就会让企业失去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放开了更加有利于电信企业的国际化。尤其是中移动可能更具备国际竞争力。国务院刚刚宣布了这个政策,北京移动理解就降低了漫游资费,不难看出中移动惯用的价格战略一触即发。
相关链接 IP国际电话资费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