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何时到达?!商学院火灾真相续篇
(2008-11-23 15:42:24)
标签:
上海商学院火灾续篇疑点重重杂谈 |
下面转载的文章是我华东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的学生王斐文所采写。他放弃了两个休息天,到现场调查,发现了诸多疑点。这个学生“好疑”,记得给他们上课时,这孩子最不安生,眼睛滴溜溜地转,就知道他心思活络,联想力强。交上来的作业呢,老是“反动话”连篇,期末考试我没有给他高分。但是,事实上,日后在新闻业务上出彩的倒往往是类似的调皮学生,原因很简单;新闻不要“乖孩子”——
直面真相背后的真相
商学院火灾深度调查纪实
商学院11.14的火灾在人们心中划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它告诉我们,有一些人,需要坚强!
今天,依旧是怀着沉痛的心情,记者再一次来到了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的大门前。
一.“真是好大的烟,我在这边也能看见!”
现在是11月16号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中山西路2271号的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中山西路是一条非常宽阔的马路,车并不是很多,马路的中间支撑着高架的一段。今天是阴天,灰色的路面装点着高耸几十米的高架显示得特别压抑。
对面就是商学院的正门。据了解,学校的徐汇校区能够进出入的,也就只有位于中山路上的这一个进出口而已。大门前的铁帘门被保安工作室内的工作人员调整到了只够2到3个人并排进入的位置。灰白色的教学大楼大概有十几到二十层的样子,严严实实地遮盖了将近2/3的校区,从正面望去,看不到校区背后的情景。楼下零星站着几个穿便衣的男子,他们正相互交流着什么,但总是四下张望,似乎是不怀好意。
今天是周日,商学院没有了往日的闹嚷。今天是周日,商学院戒备森严。根据对面立信会计学院的某一位学生透露,自从火灾的事件发生以后,进如他们学校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件。
记者踏进了一家位于商学院附近的便利店,店主是2位女性,1位看上去30出头的样子,而另外1位就有50多岁的感觉。
经过一番交涉后,笔者对采访的目的并没有含糊,直接问起了关于11月14日起火的一些事宜。
先前的一些时间那位看似50多的女士一直没有发言,另外一为女性则告诉记者,她们经营的这家小便利店平日是7点才开门营业的,当天,记得自己还是在被闹铃叫醒后昏昏沉沉的状态里,就陆续听到消防车,警车,救护车的警笛呼啸着似乎从四面八方涌来,当时,她自己就觉得出事了。
“我后来7点把店门打开的时候,门口听了好多的车,真的是什么车都有!那时候,还有许多辆消防车听在学校的外面。”话音刚落,记者便随手拿起来店里的一瓶可乐,示意要买下。
“3元。”还是那位30岁的女士。
“你可以去询问一下旁边不远处那位报刊出售亭的摊主,他每天5点半的时候就会开始营业了!”这次是另外一位店主发话了。
笔者连忙道谢,离开的时候50多岁的那位女士说道:“我知道你是那些死去孩子们的家长派来调查情况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都可以理解,总想自己的孩子可以离开得安心么……”
步行不到1分钟的时间,记者就来到了这家位于立信会计学院一旁的书报亭,摊主是一个长得并不高大的男子,虽然皮肤很黑,但是很精神。
“请问,前两天商学院发生火灾的事情您知道么?”
这位男子先是一愣,在短短的几秒内好象提起了更多的精神,他目色凝重,然后用了很平稳的语气告诉记者:“当时,我正在出摊,清清楚楚地记得那时是早上的6点12分。”他顿了顿,继续陈述道,“真的是好大的烟,我从这边也能看见!当时候,我就知道着火了,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大概15到20分钟左右,消防车来了,他们那时候就都停在对面靠近校门的附近排成一排。”
记者随后欲询问一些关于火灾的细节,他表示并不知情,但最后这位男子对笔者说,或许可以去学校后面的凯旋路进行调查,因为那的食品店开得都比较早,而且,貌似可以直接看到事发的现场。
二.“那会儿,包括我,大家都在打求救电话,就是怎么打都打不通!”
凯旋路很窄,路上的行人少到可怜,从中山路转入凯旋路,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靠近左边的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工程还没有建造完成,所搭建的楼房也大都在2到3层的样子,右边则是一排正在经营的商店,大多是以出售食品为主。一路经过,记者发现许多的小店都有用做烧制烧饼用的圆形烤箱,只是似乎都很陈旧,当中还有一些放置着早晨还未售完的烧饼。
偶后,记者发现当中许多的营业员担的都是2班制的下午班,也就是说,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并不在场。
正当笔者想要离开的时候,一家不起眼的“家庭小炒”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店面并不大,掌柜的其实就是老板,他60多岁,有一个13岁的乖孙女。
起初,这个老翁怀疑记者来的目的不怀好意,但在记者的不断努力下,最后还是表示愿意接受这次采访。
他拖了一张比较舒服的凳子给笔者坐,自己还是呆在原来的位置上,他的孙女站在一边,我们就像听故事一样开始聆听老翁讲述那天灾情的来龙去脉。
“我那时候就坐在现在的位置,从6点开始,我就可以隐约听到对面的商学院不断传来女孩的求救,但是听不清楚,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的语速比较慢,但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有力度,“大概是6点10分左右,我突然看到就在斜对面,那间现在被这间正在施工的房子遮住的宿舍楼就开始冒出很大很大的黑烟!”这时候,3号线轨道交通的列车从旁边不远处的轨道呼啸而过,声音很响,他停住了言语,等待列车驶过。“我那时候,看到有人向那围了过去,我也就过去了。当时,已经有好多人在那看了。”老翁听下了调调了,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围观的人有工地上的工人,也有我们这边掌柜的、打工的、打杂的,那会儿,包括我,大家都在打求救电话,就是怎么都打不通!有打110的,有打119的,有打120的,不是占先就是不通啊。真的是心急,真的!。”他似乎一下有些伤感,眼角没有眼泪,但是可以感觉到他的心有揪心的痛。“再后来,我想大概是在6点35到6点40分的时候,消防车来了,他们没停在凯旋路上,全都泊在了对面的中山路了。”话音刚落,记者便问:“当时中山路的路况如何?”他回答说:“中山路打从以前到现在,早上一直是不会堵车的。”
对于这次火灾的事件,老翁和记者说了很多,他表示说学校的安全管理肯定存在很多的漏洞,包括消防的演习没有覆盖到全员,还包括他个人认为政府在其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故事”讲到最后,连他13岁的孙女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她说道:“我认为她们4个并不是慌不择路的,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晓得从6楼跳下来不是死也变植物人了,难道她们就能慌张到这样没头脑的程度么?还有就是早上我也看了新闻。我觉得赔偿的金额实在让我们大家都没有办法接受。”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周围的人更少了,刚准备离开,老翁便开始喃喃自语了:“发生这样的事情,做父母的是多心痛,他们指望着子女可以长大成材,然后结婚幸福,最后为他们送终的,现在什么都没了,他们也只能够靠拿那些赔偿来养老,靠亲戚来为他们……哎……”记者回过头,他的眼角依然没有眼泪,但是从眼神中慢慢渗透出一种怜悯,这感觉很善良,也很坚强!
笔者慢慢地往老者前面所描述的那个可以看到商学院宿舍楼的地方走去,周围的光线很是黯淡,最后只可以看见这样的一栋房子好像孤堡一样,伫立在那里。
三.“有个小姑娘就站在阳台的外侧,站了好一会,然后一不小心就这样掉了下来!”
食品店对面的施工现场被高高的围墙封锁了起来,工地的进出口是一道被锁住了的铁门,铁门的外侧被褶皱状的塑料板覆盖住,让路人看不到工地内部的状况,根据记者的估计,这个越过这个施工地点,就应该是火灾的事发现场。
现在是下午5点50左右,偶然地发现一名工人打开了工地的铁大门,阑珊地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一包“红双喜”,软壳的那种。笔者二话没说,拿出袋中的“DUNHILL”支出一根上前示意给他。他并没有接受这根香烟,但却表示自己本人很乐意和记者聊一聊。
笔者向他表明了自己的意图,然后这位工人便告诉记者,事发当时他正在睡觉,后来是听同事们说起关于这次商学院宿舍发生火灾的事情的,并且表示愿意带记者到楼上去,因为这栋还未施工完成的楼房3楼正好可以清楚地看见事发的现场,也就是602的寝室以及其阳台的全貌。
这位工地的工作者还告诉记者说,大概是9点多的时候,他刚起床,来到了我们现在所在的楼房的3楼,透过窗玻璃,看到地上全都是水,火已经被扑灭了。但是宿舍前篮球场的附近还停了一些警车。
“我的同事告诉我说,当是,他和其他已经醒过来的工人一齐在这里看着事故从发生到结束,也看着火越来越大,起初,看见有个小姑娘就站在阳台的外侧,站了好一会,然后一不小心就这样掉了下来!最后不动了。”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关于其他的一些细节,他回忆说他自己当时不在场,同事们当时也说得很模糊,就记不的了。
记者感谢了他,又一次透过了玻璃窗看着602的寝室。已经是下午6点10分了,天色俨然彻底暗了下来,被灼烧过的寝室房间就像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黑色窟窿。今晚的夜空没有星星。转身离开,曾经被烟雾熏得乌黑的墙壁带着悲伤和黑夜一起变得不分明了。
四.质疑,到底是真相还是“真相”?
近日,由于此次事件被社会各界不断关注,关于火灾事件的报道也有许多的市民提出了不同的质疑。
图片1
(链接:http://nv.qianlong.com/33530/2008/11/16/89@4747882.htm)
图片2
(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yMTQyMDg=.html)
由千龙视频所转载的这则“新闻天下”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在点评《东方早报》的“上海商学院宿舍起火四女坠亡”的节目,和由优酷网转载的“东方卫视”《环球新闻站》节目中都有提到,消防队员是在不到10分钟内就到达了现场,但是根据昨日记者对学校周遍的民众进行的调查,已经不止一位市民向记者表示消防车并非是在10分钟内就已经到达了事发的现场。同时,也有网友质疑,报道中所谓的“10分钟不到就到达了现场”这10分钟到底何从算起,究竟是接到了求救电话开始?还是从6点10分火势已经相当大时开始计算?何况在记者进行此次事件的调查中还有民众向记者反映当时许多人拨打求救电话一直打不通与占线的情况。
上述2次新闻报道中还提到:“2位女生去水房打水,回来时门却已经打不开了,4位女生在得知火情后并没有及时撤离,而是等待去水房打水的女生来救火。”
有许多同学质疑说,为什么2位女生打水回来门却已经打不开了,难道说是她们在离开寝室去打水的时候把门关上了?从而造成了门被火焰烧至变形?也有一些朋友说,“4位女生在得知火情后并没有及时撤离,而是等待去水房打水的女生来救火。”这从逻辑上来判断就不合理。
更有网友提出,“东方卫视”《环球新闻站》节目中最后提到“3楼的一位男生对6楼的4名女生说:‘你们不要跳,我给你们毛巾。’更不符合常理。6楼的门是无法被打开的,而位于3楼的这位男生如何能够将毛巾传递给6楼的女生?而这句话的出处更是无从考证。
记者昨日还发现,在事发寝室的阳台正下方有一排高达1米左右的灌木丛。
图片3
(照片因夜间拍摄,为达到更好的呈像效果,已经做过爆光处理)
(红色圈为灌木丛)
(蓝色圈为602寝室)
采访中一位立信会计学院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同学表示,她并不认为她们跳楼是慌不择路的,也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想跳在楼下的灌木丛上得以求生。
关于这次上海商学院火灾的报道疑点重重,许多的网友表示必需查出时候背后的真相,来安抚4位已经死去女生的灵魂和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