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金圣叹。
金圣叹是又一个临刑赋诗之人。临刑前夕,他写《绝命》诗道:“鼠肝虫臂久萧疏,只惜胸中几本书。虽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待何如?”临刑日,大雪飞扬,百姓蜂聚,天怒人怨,金圣叹引吭高歌:“苍天为我报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明日太阳来吊孝,家家户户珠泪流。”冤情撼天动地,悲声气贯长虹。
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名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别号圣叹。他能诗善文,酷爱小说、戏曲,对杜甫诗颇有创见,著《杜诗解》、《沉吟楼诗选》。他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准备全部批改点评,可惜只批改了后两部。公元1661年,吴县知县任维初自盗国粮三千石,反而逼民补偿,致死人命,闹得民怨鼎沸。恰逢清顺治帝死,金圣叹联合倪用宾等百余人借国丧在孔庙行哭,乘机向巡抚朱国治控告贪官。朱却以聚众闹事,“震惊先帝之灵,罪大恶极”的罪名,将金逮捕下狱,判了死罪。《绝命》诗将生命视为鼠肠虫爪的区区小事,死不足惜,可惜的是未竟的批书壮志酬。而江苏吴县冬日很少雨雪,金圣叹临刑之日大雪纷飞,足见老天也不忍奇才蒙冤而死。
金圣叹“倜傥高奇,俯视一切,”批书见解新奇,独树一帜。腰斩《水浒》,将最精彩的前七十回留下,撇开政治因素不说,自有其艺术欣赏的独到之处。如果假以时日,让金圣叹将其它四部书都批改点评出来,相信这位文坛怪才对中国文学批评会裨益多多,可惜的是生不逢时,被贪赃腐败的权势者强加罪名,年仅53岁就被杀害,批书夭折,壮志未酬,惜哉惜哉。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两句诗形象地概括了历史上文人被权贵诬陷、宰割的悲惨命运。中华文明诸多缺失的难以弥补,都与那些飞扬跋扈的昏君权臣的草菅人才关系极大。太史公关于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一段话,实在说也是一段无可奈何之言。但愿不要以此作为文过饰非的借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