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未亡人,看到自己丈夫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而高兴甚至为之举行一次派对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不该对其指手划脚。毕竟,王小波也是我们喜欢的作家。
但是李银河因此而发出“终于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终于松了口气”之类的小贩气十足的感慨,我就觉得很莫名甚至感到震惊:这,是学者李银河吗?
首先,一小段关于王小波的作品简介(出版商所拟)是不是就算“终于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呢?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照此推理,我胡展奋应该早就被“美国人认可了”,因为早在1991年,我胡某的长篇报告文学《疯狂的海洛因》就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在澳洲、在加拿大被转载,而且评论文字多多,比之小波,要“资深”得多了吧,但我知道,那其实只是“美国人民”因为好奇(锁国几十年的中国,居然也有海洛因了)而瞥了我一下,岂能拿来炒作?否则就是上海人所谓的“太拎不清了”!
其次,王的作品即使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学者如李银河就有必要因此而洋洋得意地“终于松口气”了吗?众所周知,美国远远不是世界文学的“重镇”,他们固然有不少优秀的作家(不必例举了吧),但请注意不是“重镇”——无论历史的地位还是现在的地位。
李银河女士的反智和低龄化的欣欣然,只能让我们为她一声叹息,只能让我们看到她骨子里的浅薄和媚美。
顺便说一下,我非常喜欢老美,但是“媚”,却大可不必。
前一篇:王丽萍印象
后一篇:被媒体“掐死”的林妹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