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交易回顾
本周在周边市场和消息面的左右下,度过了波澜不惊的平淡一周。两市承接上周走势,以此为根5144.82点和17943.92点开盘,探低5058.45点和17307.79点,摸高5235.16点和18128.68点,最终以5218.83点和17872.11点收盘,沪市收下影线小阳,深市收长下影十字阴线,和上周的判断震荡一致,但在K线形态上略有出入,高点是在周末形成的。具体盘面走势和热点上,周一,延续指标股行情,券商、造纸、军工表现稍好,个股以牺牲市值的方式,成就大盘红盘;周二,指标股、银行股、军工步入调整,中国石化保持坚挺,有色金属愈演愈烈,稀缺资源环比上涨,钢铁板块分化,航空板块有回暖迹象;周三,指标股、权重品种的走软,市场热点匮乏,仅有部分券商、参股金融、公用事业板块个股相对保持强势,有色金属、稀缺资源高位放量走软并领跌大盘;周四,指标股沉寂,个股大幅普涨,银行品种、商业品种和涉农概念表现良好,电子信息板块异军突起,医药、本地股、数字电视推波助澜,个股呈现遍地开花;周五,个股普涨分化,运输物流、煤炭石油、步部分钢铁品种强势,有色金属演绎末路狂奔。个股涨跌方面,虽延续红盘6:3之势,但个股活跃度和绝对涨幅已大打折扣,两市仅36家个股封于涨停。本周关键词:此起彼伏,水火难容。
消息面上,6000亿国债发行、港股直通车始发、创业板指引、国有控股股东可通过市场增持股本和三大证券报直击蓝筹泡沫见诸于媒体报端,周边市场,特别是香港市场红筹股的走势,成为左右两市指数的风向标。
二、下周操作策略
前期博客说过,5.30印花税空降后,市场的参与主力及资金面的构成有了一些变化,由以基金等机构者为主导的正规军,以游资、私募、企事业自有资金、银行违规资金的游击队,以散户投资者为代表的民间闲散资本三分天下的格局,随着对投机资金的打击限制和基金阵营的逐步扩大,变成了以基金投资者的“一股”独大。基金持仓抱团取暖的方式,嫡亲交叉持股,先后投桃报李,特别是持有指标股的独特性,可以在证券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作为稳定市场、倡导理性投资的中间力量,在银行、地产、有色、稀缺等板块上,打着所谓价值投资和安全边际的晃子,把所谓“蓝筹”疯狂拉抬到了绩差股的市赢率,为国际证券市场所罕见,严重透支了人民币升值、行业成长、整体业绩增长市赢率降低的长期利好,在权重品种上的投机孕育了极大的市场系统性风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虽说还有一些品种有估值提升和比价补涨的机会,但作为良好稳定的投资环境而言,已不适合重仓参与。
短期看,权重特别是指标股与个股对应的翘翘板效应、基金内的板块轮动和分化、其它主力以券商板块衍生热点的交替出现,还可持续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政策面对此种新投机行为的默许程度及股指期货时间表的推出时间。一旦蓝筹泡沫破灭,对市场信心、制度构建、资金缩水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投资者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具体在操作上,回避连续上涨的品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通过近期回答网友的问题发现,多数散户投资者,在控制风险方面显得束手无策。一是没有明显的止赢与止损概念,二是在仓位的控制上不知道如何增减,三是还沉浸在以前的单边牛市的思路中,四是想赢怕输患得患失的心理,这些都将在未来的市场变盘中措手不及。引发较大的亏损风险。
下周起,中报杀青,吸引股指继续上扬的动力不足,加之港股直通车、股指期货预期的因素,市场短期惯性上扬后,步入调整的可能性大。9月下旬起,随着十七大预期,有望形成一段反弹小高潮,之后继续步入调整。10月末11月初应可视为中线建仓机会的到来。
三、应关注的板块及品种
如果政策不提前干预,基金重仓的相对滞涨品种,二三线地产(包括资产整合后的涉房概念)、交通物流、商业消费还可给予一定的关注;其余市场主力品种,在于以券商为主体的参股金融(券商、期货、创投)、电子信息、机械、节能减排等。
个股按照上述思路,下列个股列入短线关注:
600742,600606,600476,600091;000615,000426,000610,000595。在操作以半仓为宜,介入时择低分仓进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