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交易回顾
承接上周的探底回升之势,本周两市以3918.14点和12786.61点开盘,周二下探3767.22点和12775.15点,周五摸高4062.12点和13420.04点,最终以4058.85点和13417.96点报收长下影中阳。成交量比上周略有缩小。纵观全周走势,基本以沪市场60日均线下方蓄势为主,以人民币升值和加息预期为代表的金融(保险、中等市值银行品种)、地产、有色金属(前半周)保持强势,超跌个股和大幅中报增赢个股掩映其间。特别是周四周五,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过热和相对通货膨胀风险的数据后,市场反其道行之,先入为主,造成先于政策调控的抢盘。在沪市不仅带量突破收敛楔形的中轴位(60日均线),还有效站上了4000点大关,成交金额也首次恢复到了千亿上方。各路资金回补迹象明显。
本周消息面偏暖信息多于偏空信息。正面的有,保险公司提高持股比例、基金放行、人大稳定股市的评述,负面的有央行发行票据、提高资源税比例等。在市场普遍预计政策调控将中性及新基金的补仓行为带动下,先期上演了向上突破的大戏。尽管市场认为上半年经济数据透视出经济已全面过热宏观调控箭在弦上,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经济的发展势头迅速,股指的走强有一定的根基。
二、下周操作要点
从今天大盘上涨的力度来看,突破收敛楔形的中轨,并向上拓展空间已成定局。如果周末公布政策调控的措施,周一有望盘中对中轴位进行一定的回抽确认,从性质看属于对手中品种的一次短线加仓时机。如果有这一走势出现,不会影响在成交量的配合下冲击收敛楔形上轨的走势出现。在周三的博客中,对于权重品种的联袂上扬,透露出一丝担心和忧虑,有可能此种方式的上涨,会影响其它品种的修复反弹空间。百点以上升幅的上涨,透视了市场的燥动不安和短视行为。总体在4200点附近和上方,需对政策面和成交量及板块互动情况做密切的关注。此前可谨慎做多,把握好手中套牢品种的三季度最后一次减亏机会。
回到操作,与昨天博客中提示的相一致,在今天下午和周一早盘可分别相对逢低补仓或加仓一次,把仓位保持在较高水平。利用政策调控预期落实的市场短暂强势时机,最大幅度地做好减亏增赢操作。在收敛楔形的上轨附近,可根据手中品种的强弱,分别获利了结、减仓操作。之后,将不保持半仓以上的水平。下阶段可按地产、机械、环保、医药、新能源等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家产业导向和扶持行业,择优质品种关注,控制仓位逢低布局。
三、下阶段应关注的板块及重点个股
人民币快速升值:金融(滞涨品种)--地产--航空--交通运输;
国家产业扶持:环保节能--医药--消费增值;
原油期货上涨:新能源--新材料。
601998
600791
000797;600787 000828
600874
000939;600713 000591;600197 002053;
600192
000777.
可在三季度予以一定的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