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场高规格非遗音乐会 国家级大师展示岭南音乐魅力

标签:
岭南古琴谢导秀七木琴社谢东笑文化 |
广州首场高规格非遗音乐会 国家级大师展示岭南音乐魅力
中广网广州11月20日消息(记者陈健光)11月19日晚,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专场晚会“粤韵流长——岭南古琴、广东音乐欣赏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这场广州今年非遗宣传活动的重头戏,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市文化馆承办,不仅是广州首场高规格的非遗音乐会,也是第一次聚集了岭南古琴、广东音乐两个项目的全部传承人担纲演出,最高水平的岭南传统音乐表演盛宴。
相对于群众耳熟能详的山歌,“岭南古琴”这个“世界级”的非遗项目,对许多人来说依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只闻其名未闻其音。广州市非遗保护部门组织策划本次演出,就是希望用“音乐欣赏会”的形式,将传统音乐中文化内涵深厚的“岭南古琴”、“广东音乐”呈现给市民,汇集这两个非遗项目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曲目,让人们能欣赏一场我们岭南的“古典音乐会”。
本场非遗音乐会,由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提出的设想,得到了岭南古琴国家级传承人谢导秀、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广东音乐国家级传承人汤凯旋等多位大师的大力支持,他们精心地挑选、排练曲目,体现了传统音乐大师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
由于“岭南古琴”和“广东音乐”从未以这种形式在舞台上共同呈现,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在古琴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先生的协助下,本地作曲家冯汉忠先生专门为晚会新编了一曲古琴与广东音乐的合奏曲《沉思》,而汤凯旋大师特意改编了古曲《阳关三叠》,将古琴、广东音乐、合唱融为一体,带给人全新的艺术感受,让传统音乐焕发新魅力。市非遗保护中心,则为曲目编排了舞美背景、增加了舞蹈、太极拳表演等内容,期望让观众更容易领略古典音乐的意境。
担纲本场演出的一共有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岭南古琴”、“广东音乐”两个项目的市级以上传承人全部上阵。他们是“岭南古琴”的4位传承人谢导秀(国家级)、谢东笑(市级)、区君虹(市级)、吕宏望(市级),“广东音乐”的两位传承人汤凯旋(国家级)、何克宁(市级),以及“粤曲”的传承人梁玉嶸(市级)。
相关人士期望,被联合国纳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岭南古琴”,以及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广东音乐”都能成为广州开展文化交流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