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彩古琴走进课堂 海珠区一校一特色传承非遗

(2011-06-10 09:50:18)
标签:

岭南古琴

课堂教学

谢东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分类: 媒体新闻

2011年06月10日 来源: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邓莉、姜文明)“学生们上手很快,如果能够这样传承下去,不愁后继无人啦。”昨日,广彩大师赵艺明手把手向初一学生传授广彩技法,他预计两年之内这批学生就能“出师”,独立制作广彩工艺品。今年开始,海珠区开辟6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示范学校,分别开展广彩、岭南古琴、咸水歌、盆景和木偶等特殊教学,传承非遗。

岭南古琴艺术是“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古琴传承示范学校,昌岗东路小学启动古琴教育半年多来,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在专门开辟的琴室里,古琴艺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星海音乐学院教师谢东笑正手把手矫正习琴学生的指法。在谢老师的指导下,该校目前已有一批师生可弹奏岭南古琴经典曲目。

而在岭南画派纪念中学(76中),广彩大师赵艺明和冯瑞华正在这里一板一眼地传授“秘笈”。该校今年在初一级美术班开设广彩课程,“先从白描开始学,之后还会学习烧制,我觉得很有意思。”陈飞扬同学借助特殊的工具枕箱,正手捧瓷盘在描绘蝴蝶。

赵艺明告诉记者,跟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广彩也曾遭遇后继无人的困境。而这些初中学生哥对广彩有着极大的热情,而且具备美术功底,学习起来上手非常快。

据海珠区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海珠区共有6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示范学校,分别为昌岗东路小学、大元帅府小学、培红小学、滨江西路第一小学、岭南画派纪念中学、广州美术学院木雕实验室。分别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古琴艺术”、 “广州咸水歌”、“岭南盆景”、“岭南木偶戏表演艺术”、“广彩瓷烧制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及“广州木雕”的特色教学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