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祭岭南琴派先师杨新伦先生

(2011-05-04 21:05:12)
标签:

杨新伦

岭南

拜祭

分类: 古琴文化活动

                                                                文稿:  林 

    4月24日,岭南琴派同仁专程从各地赶来,聚集穗城远郊的火炉山下。据聞早上7点多就有琴人抵达山麓。先到后到者,新朋旧友,都在亲切的交流,低调、平和而融洽。

    上午9时许,谢导秀老师也赶到了现场,谢老师已年过古稀,行走有些不便,还是要亲自来拜祭先师,令在场的后辈深感触动。上山的路很陡,谢老师途中歇息了三回,终于抵达墓地。先行到达的琴友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为这位“固执”而可爱的老前辈感到由衷的敬佩。杨新伦先生是近代岭南琴派的宗师。而谢导秀老师则是当今岭南琴坛的代表人物,是杨先生的入室大弟子,他的到来更给这次祭師祖增添特殊的意义。谢老师言语不多,永远是那副平和而安详的脸容。琴人趁他在休息的时候,递过一张琴,他接过便轻轻抚弹起来。笔者向老人询问起关于杨师祖的旧事,他竟一改往日稍显安静少言的表情,精神一变,很有兴致地说起当年他跟杨新伦先生学琴和陪伴杨师祖来此拜祭祖墓的事来。说到趣处,大家不禁发出一阵阵欢笑。

     杨先生的祖墓坐落在火炉山峰上。此处是增城逶迤而来的群山余脉,山势浑圆,坡度平缓,山间大石遍布,形状各异;树木葳蕤,环境清幽。师祖长眠于此,琴质鹤骨与清风明月相伴,确可增山水之胜了。说起杨新伦先生的墓,其实是他夫妇合葬茔,祔葬在其父杨伯斋的右下方。墓地很不起眼,因为杨伯斋的墓10多年前被盗了。当年贼人到此,以为墓里埋有琴,便毁墓盗物。后人赶到时,墓室、棺木已被破坏的一塌糊涂,遗骸狼藉。提起这事不禁让人唏嘘。有琴人想将扑到的墓碑重新树立,可是墓石太重,压住碑石无法树起。一位老师提醒道,就保持现状吧,树立好后恐怕再遭贼人盱睨,再次惊扰先人反为不美。遂罢......

    琴人有的在准备祭品,有的在交流琴艺,有的在墓前吹奏琴箫。阳光钻进叶隙,洒落石上,斑斑点点,还有不知名的鸟儿在啼唱,和着琴箫声,古意顿来,令人弥生松楸之感。

    上午10时,扫墓仪式开始。有琴人以最传统的仪式来拜祭,他们行长跪礼,并恭读祭文。大家凝神细听,现场在箫声的映衬之下,气氛顿觉肃穆起来。接着,在召集人的指挥下,全体琴人肃列墓前,对师祖行三鞠躬礼。

拜祭后,琴人一同往山庄聚餐。共叙友谊,至薄暮而散。整个活动的气氛轻松自然,既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扫墓,亦是这春暮的一次难忘的交流。

 

http://s2/middle/4b33fc7cga274e6f94393&690


 

 

 

 

附:辛卯年恭祭先嶺南琴派宗師新倫楊公文

公元二零一一年,歲次辛卯,三月廿二日,嶺南琴派仝仁,具備香楮清酌

恭祭

先嶺南琴派宗師 新倫楊公

曰:

時屆春暮,離草青青。茲逢麗日,肅展精誠。潔修萍藻,俎豆粢盛。诘朝敬薦,深念恩情。牲醴式奠,昭告佳城;

粵維我公,松矯鶴翔。坦坦蕩蕩,澄澈清江。和如春景,行若秋天。躬耕文武,桃李蟬聯。桐絲一脈,種蔭天南。金聲玉振,清風載揚。源流前史,挺生後賢。弦音永繼 ,琴箫相將。古岡衍派,風規依然。 敬頌其德 ,紀盛紹延。 永慕前修 ,隆祀有常。 清瀾不息,億萬斯年。

追緬師德,倍感愴然,謹備牲禮,篤諸豆邊,恭申祭告,伏維

尙飨!

                       【祭文:林星、陈远辉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