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们养成“洒扫”的好习惯

(2022-03-16 16:05:37)
分类: 教育点滴
让孩子们养成“洒扫”的好习惯

宋代大儒朱熹《大学章句》序中写道:“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在古代,学生一进学校,要先学会的不是识字而是洒扫,人们希望学生在其中懂得尽己之本,学习基本的做人习惯。古人的教育尚且从孩子们入学的洒扫开始,反思我们现今的教育,有没有让每一个孩子养成“洒扫”的好习惯?
中午去一个教室巡视,看到班级里一个女孩脚下数个纸屑,走过去,对小姑娘说:“这么美的小姑娘,为什么不管好自己周围一平方,让自己身边干干净净呢?举手之劳的事呀!”小姑娘看看了地上的字纸,看上去没有丝毫弯腰捡拾的意思,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说:这不是我的座位,我就是中午暂时坐这里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们养尊处优惯了,没有劳动的意识,没有维护环境的自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身边的脏乱差都熟视无睹的人,又如何做的了大事?
班级是孩子们的家,孩子们每天在这里学习、生活,一个教育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营造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对孩子们起着多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
一、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提升孩子们的修养。
   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第一扇破窗”时,常常自我暗示:窗户原来是可以被打破的。不知不觉中,就会有第二双手、第三双手伸向破窗,破窗也便会越来越多。曾几何时,走在街上,看见地上有几片包装袋,我们是否也在不自觉中地把自己手中的包装袋随手一掷呢? 
    再想想我们的教室,其实教室就是一面镜子,当教室地面整洁、窗明几净时,孩子们还会忍心往地上扔纸屑、还会破坏教室的环境吗?美好的环境能净化人的心灵,无形中会提升人美的道德修养,远离“破窗效应”,同时也会为了维护“镜子”的洁净,而去爱护它,弯腰捡一捡、扫一扫,伸手擦一擦、摆一摆……都会成为孩子们维护“大家庭”的自觉行为。因此莫让教室里出现“第一扇破窗”很重要。
二、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
教室、校园,甚至是我们走过的街道,都是公共空间,小至个人的抽屉、桌椅,大至地面,走道……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它的干净整洁,这是人应有的公德心,特别是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心尽力去打扫、整理身边的环境,通过自己的行为让身边的环境整洁美好,这种利人利己的行为也会给孩子们带来自豪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种因责任感带来的美好情感会滋养孩子们的心灵,从而更好地培植他们的责任心。
 三、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让身心愉悦自由。
窗明几净、整洁有序更能赋予教室一种明亮且充满朝气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身心的愉悦、精神的良好,也使上课气氛变得轻松快乐,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保持一种相对高涨的状态。
班级环境的打造属于教室里的一种“隐形课程”,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看似是小事的“课程”,运用自己的智慧,开展一系列的培养“洒扫习惯”的活动,经营好自己的班级环境,让美的环境促进孩子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游白云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