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教学阅读研讨课
(2020-11-24 18:12:59)
今天听了六节多文本阅读课,各地市的老师们的展示也让我们一睹了多文本阅读的真面目,有收获有思考,也会有行动,下午省教研室教研员吴玉华老师进行了评课。
一、多文本阅读应该有的样子:
1.目标清晰。三节课例根据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设置目标,三年级感受童话精妙,五年级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六年级感悟鲁迅先生的精神境界及人格魅力。
2.任务驱动。课堂上预习单,任务单,学习单……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形态,把时间给学生,多种合作学习形式去驱动孩子探究,驱动孩子去阅读文本。第一节创设表演情境,第二节把故事讲的更精彩,提供方法进行指导,第三节三节呈现学过的方法。
3.文本结构。童话故事,这一课的主线就是要找出小人物的大智慧,《拇指姑娘》作为主体文本,然后有附加文本,补充文本……选取重点段落。六年级并列文本把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作为主线。
4.价值熏陶。课程德育,就是每一个学科都承载着有育人的功能和价值使命。语文学习和思想品德熏陶的有机统一,特别可贵的是老师们的引导都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发生的,很少有贴标签式的说法。遇到难题解决问题,正义与邪恶的战斗和为大家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 ,情系人民的民族灵魂,都在课堂上一一呈现。
二、问题及改进:
1.学生的学习时间要充足。课堂上要让真的读完,真的有想法。
2.阅读方法是学生在多次实践当中反复内化成为一种肌肉性的习惯,不能过度地技术化。
3.学生学习和要教方法要有关联度。如果对学法后面的文本学习没有更多的帮助,要毅然决然的把它给拿掉,保留下来的一定要让它最大化的发挥功能,发挥效用。
三、启示
看课要看到课例背后的设计理念,以及我们多文本的教学的特点和我们回去之后该怎样去做。
1.进一步明白定位。明确文学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定位。问题1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出课内与课外,第一节课《拇指姑娘》是主体文本,补充的有课文;五年级课内联课外。多文本阅读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只有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文本怎么选择都可以。问题2如何设计超越单一文本的教学目标。课内一篇目标能达到的,没有必要一定用多个文本来进行,要超越单一文本的学习目标。比如民间故事,多文本阅读中也可关注民间故事的秘密,这种文体非常的特殊,民间故事本就没有固定的文本,全部是靠人们口口相传讲下来的,因此,他一定具备情节的曲折以及口语的这样的一些特点:人物有神奇的本领,有反面角色出现等。
2.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议题的确定。首先,它应该具有可议论性。要有一个空间,让孩子可以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议论,其次具有包容性,老师请孩子到讲台前去写自己的方法,这是很有具有包容性的一个环节,因为老师没有预设,一定有两个或三个,那孩子写了四个五个后,甚至写到六个,这都是可以的。第三是创新性。我们前一个阶段了对多文本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很多实验校已经拿出了比较成型的研究,如依据人文主题,依据作者,依据题材,依据时代背景等。
确立议题的三个关注:
第一个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第二个关注学生情感需求。比如就是关于友情的,失去的其代表这个亲人离世也可以代表丢了什么东西,那种缺失感等等,这种情感也可以成为我们确定议题的一个来源。
第三关注学生的社会需求,这个“小人物大智慧”,就是告诉这个学生在生活当中一定会面临困难的,即便谈不上多艰难,但对他个人幼小的心灵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折磨和困境,那么在面对这样困境的时候,该如何去振作精神,这个话题对孩子来说是有个很大的意义的。
各种的这种议题的设置都可以进行一些尝试,因为我们只有试了才会知道问题有什么,然后才会下一步去进行研究。
3.进一步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占比应当比较大。优化学习时间和质量。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假如没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学生是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建构意义的,这个文本对他来说就叫做是老师的文章,没有读到他的心里去,不是我读的文章。
三个注意:
注意选择适量文本,太难直接造成习得性无助,学生就会放弃,所以要调动孩子主动性,不是我们设置一个声情并茂的情景,或者播放音乐,或者播放视频,而且真正的用知识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用我们语言文字本身独特的这样的一种魅力,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适量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吧。
注意巧妙组合文本,达成教学目标。把每种情况都尽可能的考虑到。问题不要多,整合设计好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一个问题出来,本来蔫的孩子又精神了,为什么呢?我觉得很多的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活动,为使得孩子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会表现得非常的积极,什么是有思维含量呢?对比,分析,归纳,演绎。 学的本质还是学生,学生放在我们关注点的中心焦点
希望大家借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研究,营造树一种“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氛围,能够使我们千千万万的小学生打下亮丽的母语文化的底色。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