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面管教分享——起作用了的生活规律表(修改稿)

(2012-07-06 10:34:01)
标签:

育儿

    威威的生活规律表已经施行一周了,效果比我的初衷好的多得多!不得不说,威威对规律的遵循,让我对孩子的内在生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制作背景:

    其实,规律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个不太沾边的词儿。因为我生活的过于随意和没有规划,经常被老公诟病,这是我必须学习和加强的方面。相对来说,威威的生活规律比我要好很多,每天早上几乎都是他先醒了叫我起床的,然后吃早餐,妈妈上班后,跟保姆下楼玩,11点半之前回家吃午饭,12点半上床睡午觉,下午睡醒后,继续下楼玩,然后回家,吃饭,玩,洗澡,直到晚上睡觉(最晚不超过十点半),大体看来还算是有规律的。当然,这些规律不是我培养出来的,而是奶奶的功劳。

    在学习建立生活规律的这节课事,我脑袋里还在想这件事儿,目前来看,威威的生活还是有规律的,那么我有没有必要再把这个生活规律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呢?如果要建立,我应该建立哪个时间段呢?并且,我还有个疑虑,这个生活规律表的制作,是要孩子参与的越多越好的,威威只有两岁,他参与的制作时会不会还是一直处于“不知道”的状态呢?

    不过,这些疑虑在实践中都找到了答案。

  

    制作过程:

    最多活动安排的时间段是睡觉前,但是对于威威的特别之处来说,这个时间表要从妈妈下班开始。因为他每天到了黄昏的时候都会等妈妈下班,不肯回家。每天早上妈妈上班的时候,威威都会哭着喊“妈妈不上班,妈妈不上班!”所以,妈妈下班的时间点,对威威非常重要。

    妈妈心里明确后,制作“生活规律表”就变成了我和威威的亲子游戏啦,小家伙当然很开心!妈妈这次用提问的方式让威威自己想:“威威想一想,我们每天晚上都有什么事要做啊?”让我意外的是,这次威威并没有说不知道,也没有用“啊?”来回答我。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他自己想到了四个!“洗澡”、“刷牙”、“玩积木”,还有一个“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频”!妈妈拿了一些以前洗出来的威威小时候的照片来选,威威又看着照片想到了“看书”和“睡觉”,后来在妈妈的提示下又想到了回家之后先换鞋,以及睡觉前可以在床上跳舞。妈妈太开心了,要知道之前制作“选择轮”时,威威可是一个意见都没有贡献啊,都是一问三不知的状态!这几个星期来,我坚持用提问的方式跟威威交流,不管他回不回答,其实脑袋都是在思考啊!看来思考的习惯真的是可以培养的。之后的制作过程,威威的参与度也明显变高,我找来了一个楼盘的广告纸,和威威一起裁开,威威在旁边忙着选彩笔的颜色,帮妈妈给照片涂胶水,选择贴在鞋柜上,然后又帮妈妈扶着,一个一个自己粘透明胶,给表上印小花花......忙得不亦乐乎!

    我用一张妈妈抱着威威亲亲的照片,代表“妈妈下班了”这一个选项,威威选了个彩笔颜色,我在照片上写上大大的三个字“下班啦!”并在旁边画了个钟,指向六点半,告诉威威,到这个时间,妈妈就下班啦!威威开心的在我旁边大叫,然后就冲到我怀里,让我像照片上那样亲他!

    于是,威威下午在小区玩完回家直到晚上睡觉前(即晚上6点至9点)的时间表就在我们娘儿俩的共同努力下做出来啦。具体安排如下:

    1、6点钟,(从小区)回家啦,先换鞋。(画了个时钟,指向六点,临时给威威照了张换鞋的照片,但还未冲洗)

    2、玩玩具(贴了张巧虎的贴纸,代表玩具)

    3、6点半,妈妈回家啦!(画了指向六点半的表盘,贴了张妈妈抱着威威的照片,写着下班啦!)

    4、吃饭(后来才贴了张巧虎吃饭的贴纸,代表吃饭)

    5、看书(同样是后来才贴了张巧虎的贴纸,代表看书)

    6、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频(这个当然不是每天晚上都做的事情,但是威威想出来的,所以特意写进去了)

    7、八点半,洗澡(画了指向八点半的表盘,贴了张威威小时候洗澡的照片,威威一看就知道是洗澡)

    8、刷牙(后来贴了张巧虎刷牙的贴纸,代表刷牙)

    9、在床上跳舞(没有贴照片和贴纸,因为没找到相对应的,但很明显威威知道这一条)

    10、九点钟,睡觉(画了指向九点的表盘,贴了威威满月时睡在沙发上的照片)

 

    这些项目并不是每一个都严格画了时间上去,是因为我认为每个项目都有机动执行的空间,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为了让威威熟悉他的时间表,当天晚上,我们每做一件事,我就到时间表那里指给威威看,现在几点啦,我们现在在做什么,下一件事该做什么了。威威对他的时间表很认同,不时的过去摸摸看看。

   

 

    实施情况:

    真正开始起作用的是时间表制定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制作时间表的这个周四。

    从早上妈妈上班开始,就起了点作用。前边说了,妈妈每天上班时,是威威最不开心的时候,总会哭着喊:“妈妈不上班,妈妈不上班!”这天早上,妈妈走到了门口,坐在沙发上的小威威开始撇嘴,正准备哭。妈妈赶紧指了指时间表上,妈妈下班的照片:“快看快看,妈妈到这个时候就下班了哈!”他看了看我手指的方向,忍住了没哭!我想,这招可能不是每次都有效,但是当威威知道妈妈会下班这件事不仅仅是从妈妈口头的承诺,还可以从他的时间表上找到根据的时候,他的心里应该是会踏实一些的,尽管,妈妈上班这件事真的会让他很不开心。

    到了晚上,妈妈下班早,在楼下接到了威威,他很开心,我们在小区里玩了一会就上楼了。回到家,我先带他洗了手,想起来威威还没换鞋。于是跟威威说:“现在按照你的时间表,该干什么啦?”由于他的第一条,“回家后先换鞋”我还没有找到照片,只是写了文字,所以我提示他该换鞋了。但是接下来,我就惊喜了,他自己做到小凳子上,自己把鞋子努力脱下来,然后,自己拎着两个小鞋子,放到了鞋子该放的位置——茶几下边!这个过程我没有任何提示和指令!我很开心,把他搂过来表扬了他:“妈妈看到威威今天不仅自己脱掉了鞋子,还在妈妈没有提醒你的情况下主动把鞋子放到了该放的位置。这就叫有规律!”(哈哈,新的表扬方法,有“规律”这个词,是当时突然蹦出来的,因为我实在没想好应该用个什么样的词儿去总结啦!)

    接下来,我抱着他到时间表旁边,用照片上的姿势拥抱了他,亲了亲他,然后开心的跟他说:“妈妈下班啦!接下来该干什么啦?”威威也扭头看了看时间表,笑着看着我说:“该吃饭啦!”接下来,威威小朋友以比平时主动两倍的态度参与了吃饭!

    吃完饭,威威帮忙收拾了筷子勺子和他的小碗。接下来,我给他剪了头发。然后就直接去洗澡刷牙了。刷完牙在床上听音乐跳舞,这也是时间表中的项目。不过,玩了一会,他可能饿了,主动跟我说想喝牛奶,于是我带他到客厅,帮他自己冲了奶粉,喝完了,又漱漱口,重新到卧室。

    到了卧室,他发现音乐停了,说了一句更让我惊喜的话。他说:“音乐听完了,该睡觉了!”OH, MY GOD!现在刚好是九点钟,正是他的时间表里睡觉的时间!(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威威都差不多是10点多才睡着的。)没有任何催促,没有任何哭闹不适,小家伙竟然主动跟我提出该睡觉啦!我乐不颠颠的去关灯,还问他一句:“那妈妈把灯关啦?”他很自然的说:“好!”平时如果他不想睡觉,我把灯关了,他肯定会大叫的!但是,今天,我把灯关掉后,他在黑暗中开心的把我叫过去,陪他睡觉!其实,这并没有到他很困的时候,因为他在床上跟我玩了比平时更长的时间,但都是在黑灯的情况下,跟我聊聊天,安静的翻来翻去什么的。我想到的是,生活规律表怎么这么神奇,可以让一个并不那么困的小朋友主动的提出睡觉这件事!那么那些总是有入睡困难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睡觉前的生活规律表调整入睡习惯呢? 

    接下来的几天,我用微博记录了威威的时间表实施情况。

    周五,妈妈晚上身体不舒服,自己心情很烦,需要积极的暂停,于是跟威威说:“妈妈心情不好,但跟你没有关系,妈妈需要自己呆一会。”我在房间里休息,威威在客厅和爸爸玩,没想到到了九点,威威推开卧室的门,走进来对躺在床上自我调整的妈妈说:“睡觉啦!妈妈也睡!”妈妈烦躁的心情一下子就被威威给逗乐了!于是,威威上床,躺到妈妈身边,九点十分就进入了梦乡!跟在威威身后的爸爸,也被威威的自觉主动吓了一跳,甚至点头称赞,威威的时间表还真挺有用的!

    周六,晚上再一次完美的按照威威的时间表就寝。威威洗完澡,在床上听音乐跳舞。跳了一会,妈妈问:“威威还要再听几首啊?”威威说:“两首!”真的听完了两首,到最后一首快结束的时候,他竟然主动过来拿播放器想关掉,嘴里还念叨听完啦。妈妈于是问:“跳完舞了干什么呀?”他很干脆的回答:“睡觉!”于是,又是九点关灯,九点十五分睡着!

 

    总结

    威威如此自律的遵循自己的生活规律表这件事给了我太多的惊喜,让我有更多的思考。我真心觉得,孩子内在是有个强大的生命力驱动着,他自己会遵守规律的,多少次,都是我们小看了这个能量巨大的小家伙啊。只要我们给孩子空间和方法,孩子会比大人更加的自律。

    作为一个不太有时间观念的大人,我们的生活习惯其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生活习惯。不过,威威很幸运,有个非常有规律的奶奶和爸爸。我的儿子跟着婆婆养成了白天的生活规律,这个规律在换人带他之后,还在持续起作用。晚上,九点钟我们经常全家一起睡了,所以儿子很少有熬到很晚不睡觉的时候。但我很多朋友的小孩真的是晚上十一二点才睡,甚至有凌晨一点钟睡觉的小婴儿,其实很多都是大人熬夜,孩子也跟着熬夜的。想解决孩子晚上不睡觉的问题,我们这些大人们先看看自己的生活规律吧!

    其二,关于提问的习惯。提问这种方式很适合我这种性格的妈妈,我现在很习惯用提问的方式跟威威交流,凡事问他的想法意见,问他接下来该干什么,即使他有时并不回答,或者回答错误,我也只是重复他的话,并不帮他抢答。我总是看到他的小眼睛在转,似乎总是在思考的样子,其实,不管孩子回不回答,思考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其三,关于安全感的建立。理论上,我是明白,安全感的建立是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有规律的生活”。就像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到底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一样,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才是“有规律的生活”。其实,有规律不是用条条框框把自己锁死的,而是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样,恐惧往往来自于对未来的无知,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的人,哪里能有安全感可言呢?

 

    http://s5/middle/4b33bbdegc420f5998194&690

   P.S.爸爸回来看到我们娘俩制作的生活规律表,大大的赞扬了一番,说这个东西看起来不错哦,你好好学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