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要点摘录讲座视频 |
分类: 赏:人物风采 |
【要点摘录】
《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经典故事:(苏格拉底的故事)
经典故事:哲人的故事(消息是真实的吗?消息是善意的吗?消息真的是那么重要吗?)
《论语·子张》
【于丹心语】一个人,如果张开耳目,会发现,处处皆是学问。
《论语·公冶长》不耻下问。
经典故事:诺贝尔获得者的一次盛会。
经典故事:孩子发现:苹果里藏着星星。有时候孩子的思维是成人世界的老师
《论语·先进》
子路问:闻斯行储?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储?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惑,问之。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于丹心语】真正的学习,是用自己的主体学习生命中最匮乏的经验。
经典故事:两个孩子(一个乐观,一个悲观)
【于丹阐述】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不一定是他拥有的外在的一切决定了他生活的品质,而是他内心的一种取向,不同的人在向世界学习的时候都在扬长避短,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没有完全可以被克服的缺点,我们所完成的是长与短的匹配与制衡。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态度:学以致用。
【宋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于丹心语】真正的学以致用,就是把知识落在实处。
经典故事:爱迪生让博士生计算梨形灯泡的容积。
怎样变通?
经典故事:某公司聘职员
【故事寓意】第一个知识多,但不会变通;第二个经验很多,但又受经验的局限;第三个人介乎知识和经验之间,他知道在当下应该怎么做是最合适的。
《论语·子罕》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坚持容易,变通难。
经典故事:兄弟俩卖陶艺 遭遇大风暴,陶瓷全部打碎。哥哥大哭,弟弟上街溜达,拎着斧子回来,将打碎的陶瓷打得更碎,使之变成“马赛克”卖给人们装修房间。
学知识,学智慧,学品德
《论语》子曰:先说仁,好仁而不好学者,其弊也愚;好智而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者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而不好学者,其弊也绞;好勇而不好学者,其弊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弊也狂。
【于丹心语】美好的品德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定位与制衡。
【于丹阐述】学习永远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既然没有常师,既然无处不学,学到的学问既然不能是那样诵诗三百之后,授之以政不达,出使四方又不能专对,那种学问的境界已经被孔子的时候抛弃了,真正的学,在今天,如果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用自己的心,去完成一种激活,都站在通达的大智慧上,那我相信,古往今来所有的知识都会活在我们的经验体系里,所有圣贤的智慧都不过成为点燃自己的一枚火把。
请欣赏于丹《论语》感悟讲座视频: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8-02/12/content_7593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