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里,有我的牵挂(25)

(2022-06-12 00:40:19)
分类: 散文

       风和树长久地纠缠,现实和梦想总是轮换着时光,我想写点文字,看看我的故乡——题记

      今天,准确说,是昨天来,没回去,就住在了老家,在小弟弟家里。

       住在老家,前一次,大概是在五年之前,再前一次,大概是在三十年前了吧。因为有老父亲在老家,所以老家常常回,但因离城近,不过半小时车路,所以,是回去看看,吃顿饭,再晚都又回家住了。

       这次,我是想在老家住一晚的。于是就真住下了。

       两个弟弟们拖家带口,都回来了。大弟弟两口子在老家租屋干点活,小弟弟家儿子在西师附中高三毕业,一家读书的和陪读的,都收摊,也回老家来了。大家特意买了些好吃的食材,比如乌鸡呀,牛皮呀,还有腊肉香肠什么的,一大堆,两个弟媳妇忙碌着,做了一桌子的菜,味道很不错。老父亲喝着酒,虽然嘴里说的几乎都是不好听的话,我们也晓得他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脾气也越来越丑,越来越臭了,我们都将就着他,尽量不惹他或说话都躲着或防着他,不然他会毫无征兆地发脾气。

       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吃过饭,趁着天色还没全黑,我就和两个弟媳妇,小弟,去陈家高头(小弟媳妇娘家)舅舅家打粽粑叶,因为明天是过大端午的日子,又要包粽子了。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是很隆重的事情。小端午包起的粽子,煮熟挂在室内的横梁上,要吃到大端午。那灶孔里烧出来的粽子,那个粽香味哟,至今还很诱人。那时,包粽子的糯米,难筹,但因一年就吃端午那一次,最多小端午大端午都过,也才两次,所以,父母千方百计也要提前设法筹好糯米,有时在包粽子时还要在糯米里加进少许红豆,绿豆或花生米。过端午,筹糯米,是大人的事,但筹粽粑叶,就是我们做细娃的事了。我记得,常常,我和弟妹们都是提前个把月就开始筹备。因为寨子里种有粽粑叶的人家不多,季节上大家都一样的需要,所以我们就只能今天这家屋后摘得几张,明天那家屋前又摘得几张,久而久之,到了五月初四晚上,叶子够了,父母也得空了,就淘米洗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棕叶子,包起粽子来。粽叶一张或两张重叠,旋成漏斗状,用勺子装进米,几折几捏,粽子成型,几绾几绾,粽子被捆得结结实实再不能动弹。个把小时功夫,不见了糯米,只见倒放的方凳腿上,或是在梯子的横栏上就挂好了一提独特排列的粽子来,其实,这都是母亲心灵手巧,粽子包得又快又好。粽子包好了,一般初五那天,大人很早就起床,把包好的粽子放进灶锅里,掺水没过粽子一两指,放进几个洋芋,几个大蒜头,几个鸡蛋,就盖上锅盖,开始煮,中途捞出鸡蛋,洋芋和大蒜,大家分享,最后试试粽子熟了,就起锅了。端午早上是吃粽子。白白胖胖的粽子,裹上加了白糖或糖精的炒熟的黄豆面,吃起来香香的,甜甜的,美极了。在那物质十分匮乏的年头,那是幸福的味道啊。吃不完的会很多,就挂到屋里横梁上去,改天想吃了,要吃几个就扯几个下来,煮可以,烧,更好吃!

       天黑下来,远远望去,山村里只见星星点点的昏黄的灯光,房前的路灯也是有气无力的样子,节能实用吧。

       夜,真真实实地来临。整个寨子,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夜越深,越听不到车过路的声音。人声,早就没有了,乡村人,如果不是玩牌的或有特殊事情,都睡觉早得很也起得很早。 屋前319川湘公路上,几乎没有车经过了,偶尔有一辆车,我可以特别清晰地听见它来了,又走了。 田野里,草丛里,路边,树上,各种昆虫,小心翼翼地鸣奏着,是下雨了、气温有点低的缘故吧?连虫儿们都怕打扰这乡村夜晚的静谧一样。仔细听,有小青蛙的呱呱声,有蛐蛐的弹奏,有不知名的昆虫的合奏……时令端午,气温却凉,可怜了,小音乐家们!再仔细听听,虫儿的低吟声进了我脑海,我也听见了自己的心跳的声音!

       老家,似一口老井,不论贫瘠,不论富有,它都以其最大的能力哺育了我,养育我长大,可它却把水当成了迷魂药,摄取了我的肉体,锁住了我的灵魂,我逃不掉,更关键的,是我根本就没想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好想依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