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字还没一撇”的真实来历

(2009-06-10 09:34:56)
标签:

张炜

八字

俗语

朱熹

文化

分类: 张炜之说文解字

“八字还没一撇”的真实来历

    人们在说事情还没有眉目时常常会说“八字还没一撇”了。对此人们一般理解为“八”字先撇后捺仅两笔,连第一撇都还没有写,八字远着呢。追根溯源,这句俗语是来自一个历史典故。

    南宋理学家朱熹《与刘子澄书》一文云:“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就是说,通向圣贤的大门早已敞开,可是人们并不领会,不但不进去,反而朝外走。

    因“八”字形似两扇门,朱熹在这里以“八”喻门,很是形象,俗语“八字没有一撇”即源于此。所谓“八字没有一撇”本意是指没门,和我们常说的“没门儿”一样,后来便演变用来指事情还没眉目,早着呢。(张炜) 推荐阅读:       

“红杏出墙”与“绿帽子”来历  新娘子为何要蒙“红盖头”?    “孺子牛”到底是什么牛?

“  拍马屁”与“下马威”的来历为何称办事粗枝大叶为“马虎”? 恶奴才为何被称为“狗腿子”? 

“三姑六婆”究竟指什么?     “男女性事”的20个别称         “五花八门”究竟指什么?    

古人对太监的二十个不同称谓   “老公”的原意竟然是太监?      古人对媒人的七个有趣称呼  

“四不像”究竟是何物?        “五毒俱全”“五毒”指什么?   “四大皆空”“四大”指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