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故事——《枫桥夜泊》背后的故事

标签:
诗词的故事枫桥夜泊寒山张继丰干饶舌 |
分类: 诗词散文 |
张继是湖北襄阳人,和孟浩然是正宗的老乡,他和刘长卿、皇甫冉是好朋友。753年,张继考中进士,可是还没来得及当上官,安史之乱便发生了(755.12),之后唐玄宗逃到成都去了。而此时,江南的局势还比较稳定,所以作者南下江南避乱。孤身漂泊在苏州的时候,在一个酒馆的桌子上写下了这首诗。
寒山及丰干饶舌
我们都知道,寒山寺本来叫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和尚在这里住了之后,才改名叫寒山寺。寒山并不是他的名字,只是他住在浙江天台县西边一个名为“寒岩”的地方,大家都叫他寒山子。其实寒山的真正名字叫杨温,杨瓒的儿子,隋文帝杨坚可是他的亲伯伯。杨温生下来,相貌比较丑,人又长得矮,小时候还是很幸福的。
等他长大了,便去参加科举考试。由于他写的诗都是白话文,跟当时的风格很不一致,没人赏识他,考了四五次都落榜了,后来才知道,唐朝选拔人才要求身材好且五官端正、文笔好、书法好。搞半天,主考官们主要还是嫌弃他长得太丑了。考了这么多次都失败了,妻子也离开他回娘家去了,万般无奈,他便到山上独居。后来与拾得成了好朋友,拾得经常把国清寺剩下的饭用竹筒装起来背给寒山吃。他们俩有一次经典的对话,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寒山子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笑着说:“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丰干也是一位得到高僧,他经常白天舂米,晚上就关上门诵经,不管别人问他什么,只回答“随时”两个字。最神奇的事情,就是他驯养了一只老虎,经常骑着老虎到处走。这可不是一般的驯兽师能做得到的。传说有一次京城有个官员叫闾丘胤得了怪病,专门派人请他去治疗。治好病之后,胤刚好要去台州担任刺史,就请丰干指点一下。丰干就说,你到任后最好亲自去拜访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现在正在国清寺,寒山和拾得就是他们俩的化身。于是闾丘胤到了台州之后,马上毕恭毕敬去拜访这两个人,没想到两人听说之后,异口同声的笑了:“丰干饶舌”,然后就离开国清寺去寒岩了,等闾丘胤赶到寒岩,两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全唐诗》收录寒山的诗303首。
晨钟暮鼓
古代的时候把一个昼夜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命名,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前用圭表或铜壶来测量时辰(早在公元前1400年,我国便出现漏壶作为计时的仪器),整点便击鼓报时,让大家知道时间。但是,我们知道,鼓的声音传播距离有限,于是齐武帝(483年-493年)便在南京玄武区鸡鸣寺的景阳楼里悬挂了一口大铜钟,改成白天敲钟,晚上击鼓来报时。钟越大,钟楼越高,声音就传播得越远。钟楼一般和鼓楼正对着。寺庙里则不同,一般是早晨是先敲钟后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
风靡日本
753年,唐朝高僧鉴真受日本邀请,漂洋过海去日本持续十年弘扬佛法,深得日本天皇的喜爱,被封为“大僧都”。此后,日本和唐朝、宋朝的交流都非常频繁。1072年5月,来天台山参拜的日本僧人成寻从国清寺僧禹珪处得到《寒山子诗一帖》,第二年让他的弟子赖缘等五人带回了日本。寒山的作品传入到日本后,就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学习和研究的高潮。日本人把寒山和拾得融入书画作品,日本小说家森鸥外,加工寒山的履历,写成小说《寒山拾得》,竟然成了20世纪日本的畅销书。
张继是湖北襄阳人,在753年考中进士,可是两年后就发生了安史之乱。这首诗是作者战乱期间来到苏州时创作的。《枫桥夜泊》通俗易懂,又恰好是描写寒山寺的,因此在日本更是家喻户晓。上世纪初,日本人还仿建了寒山寺和枫桥。日本天皇还下令把这《枫桥夜泊》写入教科书,直到现在。
如今,寒山寺也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日本人慕名来到寒山寺听张继诗中那缥缈、孤寂的钟声。日本至今都保留了一个习俗,在新年来到的时候,所有的寺院和神社都要撞钟一百零八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