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嫖客与妓女的绝唱(二)
有如此高素质的妓女群体、对妓女宽容的社会风气和繁荣昌盛的妓女行业,生活在宋朝的文人想不嫖妓都难,“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毕竟,面对着外面如花似绵、莺歌燕语的世界,谁愿意在家里看着自己的黄脸婆浅斟低唱,风花雪月的。
于是,宋朝的文人便浩浩荡荡、成群结队,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烟花柳巷,妓女堆里去偎红倚翠,吟风唱月。把自己的纵纵才情赋于钗头柳上、红巾翠袖之间,造就宋词一派旖妮艳丽的风光,文人嫖客与妓女在宋词里唱出了他们的绝代风华。
有宋一代,文人几乎没有不嫖妓的。当然,李清照除外,因为她是女的。宋词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情词,但是这些情词绝大部分是写给青楼馆院的妓女的,很少有写给自己老婆的。
提起宋词,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大串如雷贯耳串名字:欧阳修、苏东坡、周邦彦、贺铸、晏殊、柳永、辛弃疾、陆游等等,可谓灿若星辰。正是他们成就了伟大的宋词,他们的才情风骨也为历代所景仰,但是他们的私生活是很不检点的,甚至是糜烂的。他们共同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嫖客。
欧阳修,一代文宗,“三苏”(苏洵、苏轼、苏澈)是他的学生,所谓为人师表,其他不论,在嫖妓这方面,欧阳修是扎扎实实地当了一回老师的,他的学生也是个顶个泡妞高手。《避暑录话》说:“欧阳文忠知扬州,建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每暑时,辄携客往游,遣人至邵伯取荷花千余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宋裨类钞》云:“欧阳修间居汝阴时,二妓甚颖,而文公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后数年公自维扬果移汝阴,其人已不复见。视事之明日,饮同官湖上,有诗留撷芳亭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可见,他对妓女是多么眷恋。
他的学生苏轼在这方面更是青出蓝胜于蓝,《避暑录话》说:
“姚舜明知杭州,有老姥自言故娼也,及事东坡先生,云:公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一人,各领数妓任其所适。晡后鸣锣以集,复会圣湖楼,或竹阁之类,极欢而罢。至一二鼓夜市犹未散,列烛以归,城中士女云集,夹道以观千骑骑过,实一时盛事也。”
这段文言文现在人读出来有点绕口,不妨翻译过来。大意是说:一个叫姚舜明的人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碰到一个老女人说她以前是妓女,聊着聊着就聊到苏东坡的身上,老女人回忆说:苏东坡春天每逢到没事的时候,就邀上几个孤朋狗友来西湖上,找个风景好的地方吃早饭,吃完早饭后,每个客人发一个船,每个船上一个鸡头领着几个妓女陪着客人想到哪儿玩就到哪儿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个体活动搞罢后再搞集体活动,锣一响,大家都回来,找一个高档点饭店,大家再和妓女们尽情快活,一直晚上一两更还不散席。回来的时候,长长的一大溜队伍都点着烛火,搞的城中的男人女人们半夜都不睡觉,夹着道看他们这群千把人的嫖娼队伍浩浩荡荡地穿城而过,象赶集一样的,盛会空前。如此明目张胆、招摇过市的嫖妓活动,恐怕只有在宋朝能够为之。对比现在人嫖个娼还得偷偷摸摸,提心吊胆,屋里怕老婆,外面怕公安的境遇而言宋代简直是嫖娼者的天堂。
宋朝有一个高僧叫大通的禅师品性高洁,一般人想去拜见他事先不吃上几天素,洗上几天澡那是不能进门的,妓女则更视之为洪水猛兽。但是老嫖客苏东坡偏不信邪,有一天就带了一个妓女去见他,大通的脸上挂不住了,苏东坡便作了《南柯子令》妙妓歌给大通听,大通听后开颜而笑。苏东坡最后说:“今日参破老僧禅矣。”(今天算是看透了你这个老和尚了!),在大嫖客苏东坡面前,老和尚亦不能免俗。
然而,大文豪苏东坡可不是白白嫖妓的,在他偎红倚翠之间,一首首传诵千古的词便喷涌而出。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得待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这首名叫《贺新郎》的词便是苏东坡为一个名叫秀兰的妓女而作的,并传唱千古。
姜夔,自号白石道人,一位在宋代词坛开创清空词风的著名词人。少年才俊,风流儒雅。“白石自定歌曲六卷,共六十六首,耳有本事之情词,乃得十七八首”,姜夔三分之一的情词皆咏妓之作。姜夔21岁到合肥逛窑子时遇到合肥的两个名叫“莺莺”“燕燕”的妓女姊妹花,暗恋一生,为此终身未娶,他的许多情词,都是这为一对妓女姐妹而作。这便是词界有名的“合肥双飞情恋”。在他初游合肥20年后。姜夔写了一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词纪念这段感情。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词中感情真挚而悲伤,看后我已不忍把他称为嫖客。
至于其他词人,鉴于篇幅有限,不便一一道来。下面将要出场是的宋代两个重量级的嫖客:周邦彦和柳永。一个因嫖娼和皇帝争风吃醋,一个终生混迹于青楼妓院,号称大宋第一嫖客。
提起周邦彦,不得不提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北宋第一名妓--李师师,另外一个就是宋徽宗赵佶。
李师号称北宋第一名妓,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后来王寅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以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李师师有多漂亮我没见过,但宋词里面有专门形容李师师的美貌的,其中花花文人秦少游的一首《生查子》词写她的色容: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从这首词里我们大概可以想象到李师师的美貌。象李师师这样的名妓不是一般人能嫖上的,只有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才能有幸见上一面。在李师师嫖客队伍里职务最高的当朝皇帝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花花皇帝,也是一个有名的嫖客,一生生性轻浮,除了爱好花木竹石、鸟兽虫鱼、钏鼎书画、神仙道教外,还嗜好女色如命,徽宗的后宫中妃嫔如云,数量惊人,史书记载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但嫖客宋徽宗一见到李师师后就感觉前面的几十年算是白活了,后宫“三千粉黛,八百烟娇”也是杂草一堆。从此沉湎于李师师罗纬帐里、石榴裙下,不能自拨。
但不管是文人雅士,王孙公子,还是当朝皇帝,这些人在李师师眼里统统都是过眼云烟,属于李师师心中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情场老手周邦彦。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年间著名词人,少年时代所写的《汴京赋》深得神宗、哲宗赏识,“贵人、学士、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因其词句绮丽绝伦,京城歌妓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可见周邦彦年轻时也不是什么优良少年,绝对是一个花花公子和嫖客。周邦彦的嫖客生涯在最光辉灿烂的篇章是他结识李师师之后,周邦彦认识李师师时年纪已过了60岁,但人老心不老,老牛还想吃嫩草,仍风流不减当年。初见李师师时,周邦彦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了一首《玉兰儿》记录了他对李师师的印象: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
这位年逾花甲的旷代词人,对于李师师有着无限倾倒。师师喜欢他的文采,乐于和他接近,交往日久,二人就好上了,互相倾心。
但问题随后来了,当朝皇帝宋徽宗也喜欢上了李师师,其他嫖客知道了李师师和皇帝好上后便激流勇退了,毕竟和皇帝争女人不是闹着玩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但老嫖客周邦彦却不,仍然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偷偷和李师师幽会。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慌乱之中便藏到李师师床下。宋徽宗进来送给李师师一个快马送来南方新鲜的橙子(那时吃个橙子多不容易啊),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在床板底下憋了半天的周邦彦见皇帝走后出来便酸溜溜地填了一首词: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没想到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给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当下恨不得杀了周邦彦,但皇帝也不是想杀人就能随便杀人的,总不能凭一首破词就把人杀了吧,何况是为了自己这档子乱事,于是就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眼不见心不烦。
过了几天,宋徽宗又到了李师师房内,没有看到李师师,傻等到半夜李师师才回来,一回来便是一幅愁眉泪眼,憔悴可掬的样子。宋徽宗一看便急了,问她是怎么回事?被谁欺负了?李师师没好气地说:我送别周邦彦去了,不知皇帝你要来。宋徽宗一听酸溜溜地问到:周邦彦给你写词了吗?李师师说:写了。便唱给宋徽宗听,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兰陵王·柳阴直》,全词如下: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李师师一边唱一边流泪,特别是唱到“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更是泣不成声,搞的宋徽宗心里也过不去了,知道李师师舍不得周邦彦走,毕竟把周邦彦撵走了,把李师师搞的天天哭兮兮的也不是个味道。于是便赦免了周的罪名,把他召回,封他为管理音乐的“大晟乐正”,准他随时在李师师家走动。当嫖客能当到和皇帝同嫖一个女人而相安无事的,古今中外恐怕只有周邦彦一人了。
公元1126年,“靖康之难”后,李师师流落江南,从此和周邦彦天各一方,周邦彦后来作了一首词《解连环》表达了对李师师的思念之情。
怨怀无诧,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浙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尽在一首《解连环》中,后来李师师得到这首词,一看便泪流不已,泣不成声。谁说嫖客无情,周邦彦对李师师的这种挚爱之情就是现在的痴男怨女们又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