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田惠敏:油气体制和电力体制迎来又一轮改革
(2023-07-17 16:31:58)分类: 改革 |
《与改革同行》系列718
(2023年7月10日—2023年7月16日)
关键词:能源改革;油气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平台企业;网络强国;投贷联动
2023年7月11日,中央深改委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三个能源领域文件。这说明油气体制和电力体制迎来了又一轮改革。本周,私募投资基金首部行政法规发布。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启动。
一、法规政策
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这是我国首部系统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相关活动的规章。(2023-6-30)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对外发布。(2023-7-9)
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的通知。(2023-7-9)
中央宣传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论坛活动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2023-7-9)
证监会公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2023-7-9)
住建部印发《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城市更新底线要求。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随意改老地名,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同时也要防止脱管失修、修而不用、长期闲置。(2023-7-10)
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主要有投资贸易便利化领域、政府管理创新领域、金融开放创新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等五方面22项改革事项。其中,金融开放创新领域包括:“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证券、期货、基金境外金融职业资格认可机制”、“科创企业票据融资新模式”等6项。(2023-7-10)
中央深改委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其中,通过了能源领域三大文件,强调要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并深化油气、电力体制改革。(2023-7-11)
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聚焦重点产业链,建立三地轮值“链长制”,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2023-7-11)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3-7-14)
二、重大事件
房地产“金融16条”迎来优化。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称,房企存量融资展期等部分政策延期至2024年底。(2023-7-10)
国家发改委与7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助力促进民间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2023-7-10)
多部门: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启动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促进民间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2023年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启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主持会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银行负责同志参会并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国家信息中心与7家银行有关业务部门,共同签署了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框架协议。
会议指出,探索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助力促进民间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的创新之举,要深刻认识当前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聚焦促进民间投资、扩大有效投资、建立投贷联动新模式等重点任务,有效发挥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的积极作用。
会议强调,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要通过投资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互联共享,推动政府政策支持和银行融资服务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投资在线平台要将民间投资项目、国家重大项目信息共享至银行,引导银行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平台要将投资主体、建设内容、审批事项等共享至银行,为银行加快审贷进度提供支撑。银行要将项目贷款、建设进度等数据共享至平台,助力投资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项目融资和建设实施情况,进一步增强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会议要求,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各参与方要密切合作,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要把握节点,稳步有序推进任务落实;要坚持有进有出,适时调整合作银行范围,高质量做好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各项工作。
“扎实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调研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2023-7-10)
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顺利产氢。(2023-7-10)
我国发布13种矿产资源全球储量评估数据。(2023-7-10)
今年7月11日是第34个世界人口日。2023年世界日口日主题:生育健康和家庭福利。2023年我国世界人口日的主题为“促进性别平等,护佑妇幼健康”。(2023-7-11)
国务院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听取对更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2023-7-12)
全国政协召开“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协商会。(2023-7-12)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部署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2023-7-14)
三、精彩观点
《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章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部署。继续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的是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根据新的使命任务、新的战略安排、新的工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使之更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2023-7-16)
国务院总理强调,各级政府要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投资准入、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等政策,健全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制度,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要建立健全与平台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2023-7-12)
刘英奎(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刘英奎建议:一是鼓励互联网平台和行业龙头企业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降低技术和资金壁垒。二是实施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探索平台企业与产业园区联合运营模式。四是培育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多要素支撑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破解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难题。(2023-7-6)
刘元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副主任):要解决人口高质量发展难题,需要综合施策,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努力构建新型婚育文化,扩大托育服务供给,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环境。通过形成组织保障合力、科学研究合力和宣传舆论合力,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2023-7-9)
刘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一要着力完善相关经济政策及配套措施,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二要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口发展客观需求。三要着力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补齐人口服务能力短板。(2023-7-10)
关志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需做好六方面的工作。一要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二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三要全面推行草原森林湿地休养生息。四要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五要推动生态美百姓富相统一。六要守住守牢安全底线。(2023-7-10)
郑栅洁(国家发改委主任):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快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2023-7-11)
李苍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知识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现代能源体系,一是必须推进能源科技革命,加强能源技术创新。二是应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三是必须加强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强化绿色引领和低碳减排。四是必须加强新能源开发和新能源技术研究的国际合作。五是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引领,坚持多元能源供给,构建能源安全体系。(2023-7-11)
赵峥、张晓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推动城市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的建议:一是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立足点,优化人才评价体系。二是以高技能人才为切入点,深化城市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三是以服务企业需求为重点,增强城市人才评价政策的实效性。(2023-7-12)
丁一兵(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重视并优化产业政策的出口升级效应。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群建设,提高要素流动性,畅通经济循环。第三,要规范和优化地方政府行为决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的互补与协同效应。(2023-7-13)
四、最新进展
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8%。(2023-7-10)
据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2023-7-11)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1月至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2023-7-13)
五、热点述评
【油气体制和电力体制迎来又一轮改革】2023年7月11日,中央深改委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三份碳中和和能源相关的文件。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本次深改委会议上进一步明确这个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方向——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会议就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作出进一步部署,一是要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二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工作,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三要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学调整优化政策举措。
石油和天然气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命脉。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企业亦是关键。本次深改委会议针对油气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油气行业上、中、下游体制机制改革,对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作出部署。一是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二是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三是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做好电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油气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要回归油气商品属性。中央根据油气行业运行特点确定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基本改革思路,即管住产业链中间的管网输送环节,放开可以竞争的上游勘探开发和下游加工销售服务环节,通过公平竞争释放市场活力。
我国自2015年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就一直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紧迫任务,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次深改委会议部署了我国下阶段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一要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二要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三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做好电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本次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的三份碳中和和能源相关文件意味着,碳中和目标将逐步但坚定落地,油气体制和电力体制迎来又一轮改革,市场化进程预计将加速。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5年发展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同时兼任多个学术团体职务,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顾问或首席专家。博士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硕士师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著有专著《人本发展理论》《与改革同行》《第三次大转型》《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等19部;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报告》《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等14部;合著《中国民生报告》等8部;参著《垄断行业改革攻坚》等31部;主持或参与过190余项国内外科研课题;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新华文摘》等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1300多篇文章;呈递给党中央国务院领导130余篇调查研究报告,获得数十次批示;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进行过数百次报告和讲课,得到听众的普遍肯定和广泛欢迎。曾获得2次中央交办任务贡献奖特等奖、三等奖,6次获得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二等奖,1次获得农业部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田惠敏: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莫干山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规划研究院。博士、博士后先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和厉以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区域产业、开发性金融、国际战略、私募股权、民营经济等。主要著作:《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改制上市实务操作教程》《私募股权投资治理机制研究》《私募股权资本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与评估实务全书》。文明之光·2021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经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