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田惠敏: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2023-02-26 20:58:45)
一般来说,基础学科是不以实用为目的,旨在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普遍运行法则的学科,为人们认识自然、解决人类社会的困境和发展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基础学科的发展有助于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原创力,但现实中,基础学科是一个“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领域,由于就业限制、专业导向、分数门槛等多种因素制约,很多时候基础学科不会成为学生们的首选。
要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窗口”,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前沿基础技术突破,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等一批重要文件,基础学科人才的重要性再次被提起。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要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随着“钱学森之问”触发越来越广泛深入的思考,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为未来“筑基”。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的集体学习,以及之前《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等一批重要文件的出台对于我国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更可靠的人才保障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