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佐军、田惠敏: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

(2022-10-31 18:45:22)
分类: 改革

《与改革同行》系列681

20221024日—20221030日)

关键词:政府数据;产业政策;产业目录;放管服改革;个体工农商户;内外贸一体化

引言

202210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对外发布,对于贯彻落实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将对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本周,国务院公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15条举措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江苏、北京、上海等9地作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

一、法规政策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老年营养改善行动的通知》。(20221023日)

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20221025日)

国务院公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20221025日)

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共15条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其中,在“提质”方面举措之一是,加快外商投资绿色低碳升级,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20221025日)

国办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涉及财政、金融等21个方面的内容。(20221026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对外发布。(20221026日)

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版)。(20221026日)

                                                             

专栏: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

202210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新版《鼓励目录》延续了2020年版的结构,包括两部分:一是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适用于全国;二是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适用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海南省。

此次修订的《鼓励目录》中,全国目录共519条,增加39条、修改85条。主要有两方面变化,一是持续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二是持续引导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此次全国目录修订的重点。新增或修改了低碳环保绿色节能节水的先进系统集成技术及服务、专业设计服务、职业院校、人力资源服务、清洁生产评价认证与审核等条目。

同时,全国目录也持续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新增或修改林业生物质能源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生产及应用,医药制造业相关耗材开发、生产,高新技术有色金属材料及其产品生产,高性能光刻胶开发、生产,辉光放电质谱仪开发、生产等条目。

本次净增加239个条目中,有200条出自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此次修订中西部目录在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各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条件的基础上,新增或扩展了有关条目,进一步优化外资区域布局。

如山西、辽宁、安徽、宁夏等省区新增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衣着附件加工生产,功能性环保再生涤纶长丝的研发及生产,液晶显示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材料制造等条目。

内蒙古、江西、贵州、黑龙江等省区新增洁净煤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园林花卉初级或精深加工、富硒农产品种植、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的研发创新等条目。西藏、新疆、云南、青海等省区新增商业连锁经营、沙漠经济产业、跨境物流、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和经营等条目。

《鼓励目录》是我国重要的外商投资促进政策。外商投资《鼓励目录》内的行业领域,主要可以享受三项优惠政策:一是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产品,免征关税;二是对于集约用地的鼓励类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并且可以按不低于所在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确定出让底价;三是在西部地区和海南省投资,还可进一步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重大事件

商务部拟将江苏、北京、上海等9地作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20221024日)

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20221025日)

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版)。(20221026日)

由安徽省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政府三方合力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正式成立。(2022102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会议听取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情况汇报,部署加快释放扩消费政策效应。(20221027日)

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农博会在长沙开幕。(20221029日)

三、精彩观点

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2022102628日)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和本源,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二是完善薄弱环节金融服务。三是强化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四是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五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20221028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在“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提出,实现经济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数据的联通和共享,强化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供给,支持培育数字化转型等集成服务商,完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政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当前情况下,促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要解决好企业的发展环境、发展方向和发展信心问题。(20221028日)

《人民日报》刊发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深刻把握大食物观的内涵和要求》的文章。文章提出,践行大食物观,要树立大市场观。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增强粮食和食物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全面提升粮食、肉类、蔬菜等各类食物保供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从战略上提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畅通国内国际农业食品循环,提高农业食品国际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20221028日)

四、最新进展                       

据外交部,新时代十年,我国建交国总数从172个增加到181个。(20221020日)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860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内67%的已上市罕见病用药都在其中。10年间,我国医保参保人数从5.4亿增加到13.6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221021日)

据国资委,2022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5.7%。(20221027日)

据基建通大数据,2022101日至1015日,全国重大项目开工26项,总投资约2470亿元。(20221027日)

据国家统计局,2022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41.8亿元,同比下降2.3%;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个行业下降。(20221027日)

据商务部,2022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0037.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48.6%,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7.9%。(20221027日)

据工信部,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278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4%,以载重吨计占全球总量的45.9%。(20221027日)

五、热点述评

【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政务数据是我国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要素资源,具有权威性、公共性、专业性、广覆盖、高价值的特点,其在调节经济运行、改进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支撑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应用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和平台建设。目前,覆盖国家、省、市、县等层级的政务数据目录体系初步形成。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务数据在调节经济运行、改进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支撑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政务数据体系仍存在统筹管理机制不健全、供需对接不顺畅、共享应用不充分、标准规范不统一、安全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202210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对外发布。《指南》提出,2023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具备数据目录管理、数据归集、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安全防护等能力,数据共享和开放能力显著增强,政务数据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到2025年,政务数据资源实现有序流通、高效配置,数据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显著增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指南》充分整合现有政务数据资源和平台系统,重点从统筹管理、数据目录、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数据服务、算力设施、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等8个方面,组织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

《指南》的出台,对于贯彻落实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将对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促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结合实际统筹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数据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政务大数据体系相关体制机制和应用服务创新,增强数字政府效能,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5年发展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同时兼任多个学术团体职务,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顾问或首席专家。博士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硕士师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著有专著《人本发展理论》《与改革同行》《第三次大转型》《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等19部;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报告》《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等14部;合著《中国民生报告》等8部;参著《垄断行业改革攻坚》等31部;主持或参与过190余项国内外科研课题;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新华文摘》等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1300多篇文章;呈递给党中央国务院领导130余篇调查研究报告,获得数十次批示;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进行过数百次报告和讲课,得到听众的普遍肯定和广泛欢迎。曾获得2次中央交办任务贡献奖特等奖、三等奖,6次获得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二等奖,1次获得农业部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田惠敏: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莫干山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博士、博士后先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和厉以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区域产业、开发性金融、国际战略、私募股权、民营经济等。主要著作:《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改制上市实务操作教程》《私募股权投资治理机制研究》《私募股权资本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与评估实务全书》。文明之光·2021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经济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