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佐军,田惠敏,全国首部综合性地理标志的地方性法规出台|《深圳商报》2022-4-28

(2022-04-30 23:06:10)

202234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综合性地理标志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将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三种类型一体加以保护。《条例》的出台,对于规范地理标志的使用和管理,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保障地理标志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地理标志,是表明某一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产品的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地理标志具有地域性、自然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地理标志属于无形财产,是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规范的重要对象。国际上对地理标志进行法律保护已有上百年历史。1883年,《巴黎公约》最早将地理标志作为资产进行保护。1979年,《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第一次提出了地理标志概念。1994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第一次对地理标志给出了明确定义。20201115日,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提出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内容。


近二十多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地方土特名优产品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依据国际惯例加以保护。1999730日,国家质量监督局通过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200135日,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了《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和《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200551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20071225日,农业部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20204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2021914日,我国与欧盟签订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这是中国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地理标志双边协定。据此,中欧双方各275个、总计550个久负盛名的地理标志将实现大规模互认。绍兴酒、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等一批我国知名地理标志将获得欧盟保护,同时欧洲的香槟、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等也将得到中国的保护。这将惠及成千上万的生产企业和产品。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490个,核准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6562件。


但我国地理标志保护还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地理标志保护途径不清晰。当前,我国存在三个地理标志体系,即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主导的、以《商标法》为主要依据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保护体系,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主导的、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为主要依据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保护体系,以国家农业农村部为主导的、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为主要依据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体系。由此导致了申报渠道多元、申请主体不明确、申请人负担增加、行政资源浪费等问题。二是地理标志保护的地方性法律依据不足。由于各地的地方性法律缺乏,使得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使用人等主体在地理标志的监督、管理、使用、侵权认定等方面缺少明确规范,导致侵权行为频发。三是地理标志品牌意识不强。很多地方推动地理标志保护的工作力度不足,导致大量有特色、有价值的地理标志被埋没。四是重申请、轻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地方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注册的地理标志存在使用率不高的问题。


《条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条例》共947条,包括总则、地理标志资源维护和注册申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地理标志保护和监管等。《条例》从地理标志的培育、使用、运用、保护、服务、交流等各方面,全面提供了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规范。《条例》明确了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地理标志保护的工作职责。《条例》明确规定了八类地理标志违法行为,包括伪造、冒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以及使用产品名称、产品描述或相似标志误导公众等。《条例》强调要设立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使用地理标志的产品生产集中地、销售集散地、网络平台企业总部所在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违法线索、监管标准、保护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在地理标志贸易方面,《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积极举办国际地理标志贸易博览会,各级贸促会为地理标志产品的贸易提供便利化服务。在国际互认互保方面,《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纳入国际地理标志互认互保,支持已纳入国际地理标志互认互保清单的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广东是外贸大省,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破8万亿元大关,连续36年进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对广东省提升相关产品国际竞争力、挖掘外贸发展新动能有重要意义。广东可利用《条例》出台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契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拓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市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地理标志规则衔接,加强与港澳地区的贸易合作;加强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的统筹协调,合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作者: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田惠敏,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深圳商报》2022年4月28日第六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