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佐军
李佐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77
  • 关注人气:1,8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佐军、田惠敏:推动国家机构组织制度改革

(2022-03-13 23:08:48)
分类: 改革

《与改革同行》系列648

202237日—2022313日)

关键词:国家机构组织制度改革;地方组织法;全国人大会议;全国政协会议;创新发展平台

引言

2022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这是继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之后,又一部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关于国家机构组织制度的基本法律。本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签署创新发展平台合作意向书。

一、法规政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22312日起施行。(2022311日)

二、重大事件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在报告中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宪法相关法律。二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作。三是强化监督力度和实效。四是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五是完成国家总体外交目标任务。六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202238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2年工作安排:一是筑牢政治忠诚。二是维护安全稳定。三是服务发展大局。四是保障民生权益。五是巩固改革成果。六是锻造法院铁军。(202238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22年工作安排:第一,坚持稳进,切实担当,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政治责任。第二,狠抓落实,切实担当,助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法治责任。第三,持续提升,切实担当,实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检察责任。(202238日)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202231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闭幕。(2022311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签署创新发展平台合作意向书。(2022311日)

                                                               

专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

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签署创新发展平台合作意向书

20223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签署创新发展平台合作意向书(以下简称“合作意向书”)。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同联合国在发展领域加强合作,努力缩小发展差距。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一带一路”创新发展平台建设项目,在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了“一带一路”创新发展中心。合作意向书的签署将有力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协同增效,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协调和统筹优势,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发展领域的“融资+融智”优势,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国际资源优势,在可持续发展、投融资、绿色低碳、数字金融等领域,通过创新研究分析、全流程项目咨询支持、伙伴关系平台建设以及培训与能力建设等方式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茅台等14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被发改委撤销资格。(2022312日)

三、精彩观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提出,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一系列激活发展动力的重大改革。发展改革委将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这些重大改革认真落实落细。特别是重点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重大改革,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改革、稳增长扩内需的改革、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改革、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改革。(202237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提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要重点抓好两件大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件事,要持续振作工业经济,促进实体经济量的增长。一方面,纾困减负,让企业活下来,并且能够越活越好。另一方面,抓实投资,让企业振作起来,并且能够持续增强发展后劲。第二件事,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质的提升。为此,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202237日)

《经济参考报》刊发李佐军和田惠敏《加快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的文章。文章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前瞻技术和战略性技术的研究。二是建立和完善产业政策长效支持机制。三是协调推进产业基础能力“点式突破”与全产业链“链式创新”。四是形成有利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的产业生态。(202238日)

四、最新进展                       

2021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31.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7.4%。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202239日)

据人民银行,2022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2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4.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此外,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2022311日)

五、热点述评

【推动国家机构组织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政权机关工作和建设。202110月,党中央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实施,是地方人大、地方政府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

2022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作为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基本法律,此次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规范了地方人大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设置,完善了乡镇街道基层公共管理等职权,对地方人大和政府依法履职提出了具体要求,补充完善了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机制。

这是继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之后,又一部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关于国家机构组织制度的基本法律。修改地方组织法,是进一步健全地方政权机关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重要举措,对于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导,硕士、博士期间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吴敬琏教授

田惠敏: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博士后期间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厉以宁教授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经济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