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一元转让国有企业的内幕
据腾讯网报道,河北省纺织总公司整体国有股权在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公开转让,转让底价为1元。
转让的原因在于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对于转让的结果,不管是公有资本还是私有资本拥有这部分国有资产,都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转让作为现代企业改制的一种方式,在实践中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对于转让价格则让人心生怀疑,难道资产总额179.94万元的国有企业竟然如此不值一文?如果按资产评估事务所对河北省纺织总公司进行的资产评估,一元已经是高估了,否则国家要倒贴钱。如此看来,这样的转让实在是划算得很。难怪负责此次产权转让的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的于晓冬表示,按照国有资产转让的相关规定,这种资不抵债的公司大多是零转让,1元的底价仅是象征性的价格。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这种现象已经不是大新闻了,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早已经被统称为“狼咸平”。也许有人说,如果不贱卖这些国有资产,早晚会成为一堆无用的垃圾。如果贱卖的话,至少可以保留一部分国有资产,还可以安置一部分人的就业,减少国家的负担。话虽这样说,但细细想来,事实绝非如此简单。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国有企业在一些人的玩弄下,成了个人谋其财富的取款机,最终把一个好端端的企业推向倒闭的边缘。反正,倒闭也没有责任,大不了调人岗位而已。倒闭,本来是件痛心的事情,可往往成就了一些人发财的最后疯狂。国有资产经过三审两不审,只要审出个负数,一切都成了交易链条上的利益节点。所谓的一元资产,只不过是做做秀而已,无非让国家和人民感到国有资产贱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为什么一些国有企业转让的消息一出,那些资本运作者会风起云涌地冒出来来分享这块让人无法啃的“硬骨头”。民间不流传着这样的逻辑:国有破产企业一卖就灵,一转就活。也就是说,国有资本贱卖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再说,资产的评估清算基本上是以实物为依据,忽略了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这是不合理的。一个国有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产销平台和熟练的人才网络,这些无形资产看起来无不足道,却是企业的内核之所在。
那些占了便宜还卖乖的人表面上如何如何,其实,心里不知要高兴得快休克了。贱卖国有资产让资本运营者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也同时让那些通过贱卖国有资产来非法获取利益的人收获了不少。看似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要是我,也真想在没毛的国有企业身上,蹭一下油水,说不准“肥”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