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12月29日《唐山晚报》“晚报创刊30周年专刊”刊发《我与晚报的缘分》

标签:
谢谢编辑 |
分类: 发表作品等 |

我与晚报的缘分
幽兰
在《唐山晚报》创刊30周年之际,翻阅我的一沓订报收据和一摞在晚报上发表的文章,心情无比激动。毫不夸张地说,这么多年,《唐山晚报》一直是我的最爱,作为晚报的忠实读者和作者,一天中最高兴的事就是开报箱,最惬意的事就是为晚报各版面写稿。
马克思曾说过:“报刊是促进人民的文化和智育发展的强大杠杆”。一份深得民心的报纸,首先是办报宗旨符合民意;其次,就是要有一群尽职尽责的编辑记者、各类老少皆宜的版面内容。《唐山晚报》除注重宏观、微观新闻报道,还设有“老年周刊”、“文化特刊”、“消费特刊”等专版,为读者提供了抒发各种情怀的一席之地,也更好地服务了民众需求,使各个层次的读者都有所裨益。这么多年“老年周刊”、“文化周刊”刊发了很多我的作品,我的笑和泪以及对生活的爱、对岁月的感悟、对生命的敬畏,都能在晚报得以抒发,使我的灵魂更加安静,内心更加通透,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相互滋养。
晚报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温故知新、奋进前行的精神动能,更重要的是,对于置身于时代巨变和生活漩涡中的百姓,它能提供有效服务,以无数新闻事实警示和提醒,使百姓擦亮明辨是非的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误入歧途。正如挪威剧作家、诗人、评论家易卜生所言:“在自由的社会里,报纸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正是这股强大的力量凝聚着读者,使读者内心的渴望与办报宗旨高度吻合,这正是众多读者对晚报不离不弃的重要原因之一。
30年,看似弹指一挥间,这期间蕴含着多少办报人的艰辛,又饱含多少作者坚定的跟随。正是这缺一不可的两个因素,才使晚报远离墨守成规,不断开拓进取。后半生,我愿意继续与晚报为伴,富养灵魂,在晚报墨香中摆渡夕阳。在此,借用林语堂的一句话:“读书,须与气质相合,必与气质相近。读书如交友,是讲究缘分和气场的”,我坚信我和晚报的缘分也是这样,这种缘分也必定会历久弥长。
在即将踏入龙年之际,祝福晚报以“卧虎藏龙”的精神,以崭新的面貌,推出更多“龙飞凤舞”的佳作,设置更多有特色的栏目,我们为家乡报纸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