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幽兰
幽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22
  • 关注人气:8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11月23日《唐山劳动日报》,刊发书评“日子的珍珠繁盛的心得”赏读杨盛东文集

(2023-11-24 09:37:18)
标签:

谢谢编辑

分类: 发表作品等
2023年11月23日《唐山劳动日报》,刊发书评“日子的珍珠繁盛的心得”赏读杨盛东文集

2023年11月23日《唐山劳动日报》,刊发书评“日子的珍珠繁盛的心得”赏读杨盛东文集

日子的珍珠 繁盛的心得

——赏读杨盛东文集《寻常巷陌》

幽兰

 一天清理书柜,发现二层中间并排着两本书《风雨江山外》《寻常巷陌》,作者:杨盛东。扉页签名时间是2009年2月22日,至今已有14年之久。每本书都夹着很多小纸条。因为这本书没有目录,有目录的书,我会用铅笔在目录上对特别喜欢的文章使上记号。没有目录,或许正是这本书特别的一点,可以吸引你一鼓作气读下去。本想读完写点感想的,但14年间生活中发生了太多不测的事情,7位亲人先后离世,尤其12年前我先生病逝,对我更是致命的打击。因心情原因,我将这两本书从床头移到了书柜。

 当再次翻阅这两本书时,犹如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那样激动。随手抽出夹在《寻常巷陌》73页的小纸条,目光落在《冬眠》用铅笔画上记号的一段话:“一些东西,放下了,内心就会完全回归宁静。一切都从头再来。想找回自己,完全不必走向田野。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回自己。真正的田野应该在心里。走向自己的心灵就可以了”。重温,精神立时为之一振,这可能就是好书的力量吧!是啊,该是放下和走出来的时候了。心田是否开阔,完全取决于自己对情绪的掌控。这么多年的悲情色彩,之所以没有完全覆盖我的身心,也源于始终真心喜欢文字,以文字为伴。文字的拐杖一直为我清除各种路障!

由衷地喜欢一本书,首先是读者与作者对人和事物的看法达成了共识,这是引发喜欢和共鸣的先决条件。阅读态度分很多种,诸如消遣性、欣赏性和批评性阅读等。读作家杨盛东的书,应归属于欣赏阅读范畴。正如作者在《风霜》一文中说的那样:“刹那的思想交汇,总可以点燃彼此生命中的潜在能量。”《寻常巷陌》文如其名,都是寻常日子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真实记录,长则几千字,短则几百字,每一篇都是很平常的琐事,但当你读完就会感到一股朴实真挚的清明之风扑面而来,一种由内而外,细腻而广远的精神渗透,使思维脉络立时畅通,让你看到生活的另一种风光和美感,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的东西。

 作者在《寻常巷陌》自序中写道:“是一个纪念,也是一次清算,更是一次告别”,“而最高意义上的生活,我想应该是盛放于内心。也许这是我存在下去的一个支撑,一个见证,一种用以与社会交换感情与幸福的诚实劳动方式。”也正是这种真性情袒露心灵的诚实劳动方式,一会让我忍俊不禁,一会眉头紧皱,一会又击掌喝彩……也正是他恪守:尽可能不说大话,不说讨好的话,不说猎奇的话,才使他的文字有一种平易近人具有生活原味的亲切感!

 很喜欢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我始终认为好书,都是以善良为基色的。作者掏出50元钱给素不相识来报社求助的母子;在街头拉二胡人的盘子里悄悄放下2元钱;对在旧自行车市场花70元买来的自行车因疏忽而丢失表示忏悔;对喂养却没让进家门走失的一只流浪猫,悔意连连,自责自己是“亚善良”;回老家探望父母,发现母亲的腰身更弯了,他默默将晾衣绳放低便于母亲晾晒衣服;还教父亲照相,他认为孝心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要细心开发老人潜在的精神追求……真正的善良源于做人行事的认真和实在。喜欢《寻常巷陌》,也正因为作者能在字里行间坦率晾晒观点,在细小情节中流露出的那份温善真诚和坦率透明。共鸣“应该让一些品质融入自己的血液里,应该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有充沛的兴趣”,同感“不喜欢功利心太强的人”,赞成“用心创作的东西,应该被用心喜欢它的人所拥有。”

杨绛先生认为读书好比串门儿,准确地说叫隐身串门儿。自己也一直认为,一本好书就是一座不用粉刷即可散发独特书香味的房子,供你随时随地进出。读什么样的书,就像喜欢什么样的房子,完全可以遵从内心的选择。也正是因为崇尚作家杨盛东所言:“一些最复杂的事物同时也真的是最简单的。所以有时候应该尊重自己的感觉……刻意设计的情节也许跌宕起伏,却少了最珍贵的自然性情。”这也是面对网络铺天盖地,五花八门的文章,我依然喜欢读纸质书的理由。喜欢翻阅纸质书发出的轻微声音,喜欢在淡淡的墨香中静静聆听作者的生命喧响,和血液涛声拍打心岸的怡然,那是一种至美的享受。

世上许多东西越是偶然越是真实,就像《寻常巷陌》一书中描写的桩桩件件的偶然所遇,诸多小情节围绕心灵轴心旋转,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旋转成诗意的频率。生命中有一种特殊的快乐,其实来自生命的艰辛历程,和对这种历程别具洞天的挖掘和发现。任何理想的光芒都不可能高悬虚无的半空,而博大高洁情怀的形成,可以说是对平凡日子“内意”和“外象”恰到好处的把握和融合。使每一个日子都变成珍珠,连缀成篇便是人生繁茂的心得。触物皆有会心处,应运而生的便是雅俗共赏、卓尔不凡的文章。


2023年11月23日《唐山劳动日报》,刊发书评“日子的珍珠繁盛的心得”赏读杨盛东文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