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3日《唐山晚报》刊发幽兰书评“流年碎影心海微澜”—赏读杨盛东文集《风雨江山外》

标签:
谢谢编辑 |
分类: 发表作品等 |


数十年,一直坚持写作和读书。始终认为滋养心灵的妙方当属读书。每每读到一本能触及心灵引发共鸣的书,便忍不住写点感想,享受读者与作者心海浪花击掌互动的乐趣。
有幸读到杨盛东作家的两本书《寻常巷陌》《风雨江山外》。喜欢他的文风,走笔自然,远离刻意营造,在细小琐事中呈现参透人生的睿智和欣赏万物的艺术情怀。与《寻常巷陌》相比,《风雨江山外》可称是岁月中的数点波光,在流年碎影中,微荡心海涟漪。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本然流露,奉献读者的是由内而外、形神一体的心灵追寻。以突围现实的姿态,腾跃和拓展独特的见解和气度。
作家在《天上人间》一文中坦言:“我对一切矫情的东西都比较反感,为了最大限度地捍卫真实,我可以放弃太多的名与利。我将人间之气分为四种:浊气,俗气,清气,正气。我是个俗气的人,但也注意养点正气”。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琐事中看到社会进步的萌芽,才能深入底层,体恤普通劳动者的艰辛,得到相比之下的满足,获得记者职业特有的充实,和心灵简静平和、灵魂安恬的感受。
杨盛东将目睹的一切,化为笔下的一片思绪、一点心迹、一怀恋情、一丝怀念,体现作家的情感温度和对这个世界的关注。正如毕淑敏说的那样:“为了传达彼此间的善意,我们需要传递温度,为了抵御孤独,我们需要彼此结成一体面对辽阔宇宙”。
《风雨江山外》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是日记体的散文,信马由缰,一任思绪自由奔腾,如他所言:“我说话,不讲究所谓技巧,不是我不会用那些技巧,而是不屑用,我只坚持两个字:真诚。一些事情,如果真诚解救不了,技巧也肯定解救不了”。也正是这种率真的真诚和不藏不掖袒露灵魂和真性情,才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可见,作家写书的目的,不是对着虚无空喊,而意在灵魂相通的读者心中引起反响,而达到思想传递和情感呼唤的目的。使大家达成共识——“如果能时时处处从周围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则必然要留恋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应该是对美有着执著追求与灵敏感知的人”。作家以自己的文字证实,他认真地行走和思考,他敬畏父母赐予的生命,认真的活着!
这本书承载了作家的一颗赤子之心,每一篇都看似平常,但当你认真读完,便构成了朴实清明的完整意境,在这个意境中灵魂会安静下来,在书香纸页间吸到心灵氧气,使自己的血脉流通,由细微而至广远,感受到岁月中的另一种风光和美感。
这就是一本好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