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021年1月18日《唐山晚报》,感谢刊发散文《寒冬的南湖》

标签:
感谢编辑 |
分类: 发表作品等 |

连日的低温让人难出家门,这两天气温终于小有回升,让人心中大悦,已好久未去南湖了,很想看看深冬南湖的萧条之景。于是,我信步来到南湖。
寒冬的南湖人影稀疏,“唐山南湖“公园的巨石标志,在光秃秃的树木陪伴下孤零零地默立着。不远处的荷塘,枯黄的芦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寥寥无几的残荷被冰层紧紧地搂着。好在静泊冰面的一排彩色游船、园林工人的桔黄马甲,为凋零冷寂的寒冬南湖平添一抹暖色,多少缓解了视觉的萧条黯淡。
小路两边的银杏树,光秃秃的枝条举着阳光,挺拔的树干依然保持整齐的阵容。我深情地抚摸曾经搂着照相的那棵树干,两年过去了,我的体温依稀还在。
步出银杏树林,信步走向曾经淡香萦绕,木桥交错的荷塘,荷花摇曳的美姿毫无踪影,尽收眼底的是枯黄和凋零,翻出手机中夏日与荷的照片,颇觉怅然。此时的南湖,多像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但如果细看,荷塘里弯腰驼背的株株残荷,其实正在冰层中酝酿明夏的娇容,冷藏的荷根,也在暗暗积蓄拔节的力量。
正当我在荷塘边沉思,忽听远处有人喊我,原来是已搬走多年的邻家姐姐。寒冬在南湖巧遇,真是喜出望外。原来喜欢顾盼萧条之景的不止我一人。我们亲热相拥,嘘寒问暖并合影留念。好姐妹相遇,欢声笑语一下子覆盖了冬的黯淡。谁说寒冬只有凋零和萧条,我们颈间一缕彩色纱巾和如花笑脸,早已将深冬推到春的前沿。
返回路上,再看枯黄的树枝、芦苇以及冰冻的水面,没有了来时的怅然。醒在季节之外的人,绿的葱茏永远是心海的波澜,冬的伤口和休眠,不仅仅需要雪花的抚慰,还需人类善解人意的理解和关怀。花儿的盛开,是大自然精神抖擞的启程,而万物凋零,只不过是冬季在行程中歇歇脚,正如老年人放慢脚步修炼气定神闲。
不是吗?万物依然坚守原来的位置,它们在休眠中积蓄力量,以便合力推开来年初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