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4日
(2024-07-04 08:09:49)
搜索苏亦瞻的相关信息,他原名叫苏之轼,字具瞻、亦瞻。
苏之轼,明代中后期国手,编著有《弈薮》一书,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册,其中“射”册载“全局”二十局,是编者与同时代国手对局的实战记录,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的他的对局有二十局左右。
《弈薮》一书流传甚罕,十分珍贵,曾被赞为古今第一,据说后世诸家棋谱无不脱胎此书,因其珍贵性,被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
苏之轼的对局,在此书收录20局左右,最好能上传至手机围棋软件上,要是能找到他的其它对局则更好。只是看起来可能不好找了,有这20局已是幸运。
不敢妄议大国手,但也总得讲讲自己的真实体会。
一份棋谱,即使是职业高手,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也不太好判断。但对一个不会下棋的人来说,其实只需要自己的感知力敏锐一点,就可以从打谱时棋子落在盘上带给我们的感觉做出判断了。
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的棋谱上都具有非常强的能量感,说明他们智商高、棋艺高,但总感觉好像还缺了点什么,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这样的棋,用“比赛围棋”来形容可能不太合适,但一时半会儿也不知该用什么词,不如就称其为“开发智力”型围棋。
而苏之轼的棋,在不会下棋看不懂时却会让人产生意犹未尽爱不释手之感,看这样的棋会让人由衷感到喜悦和愉快,这样的棋更能滋养我们,可称其为“滋养精神”型围棋。
与开发智力型相比,滋养精神型可能要更胜一筹,我会优先选择这样的棋。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三位仍是千古少见的棋圣,当之无愧,在棋艺上我们都应该向这几位老师学习。
但苏之轼可能在境界上要更高一些,只是名气没那么大,这是被忽视被低估的一位棋圣,他的棋应引起重视并研究才对。
前一篇:2024年07月03日
后一篇:2024年0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