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党浩恩
党浩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136
  • 关注人气:2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益与自觉意识1

(2023-11-02 09:43:16)
时间:2006年8月31日(周四)19:00-21:00 
地点:上海华融大厦 
演讲标题:公益与自觉意识 

主持人: 各位朋友晚上好!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我们知道在座很多的朋友曾经参加过映绿的多次活动,不管是培训,还是座谈会,还是沙龙和论坛,我们通常谈的都是跟公益非常密切相关的话题,还有上一次刚刚结束的“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的高级论坛。来参加大部分的嘉宾都是在公益界的人士,也有来自媒体的朋友,大家都是非常关注公益的。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特别的嘉宾——胡因梦老师,她的经历非常的传奇,她曾经在演艺界做了很多年,然后潜心研究身心灵的哲学,追求身心的宁静。同时也做很多公益的事情,通过这种对公益的关注,特别是环保的关注来达到一种真正的心灵的宁静。 

这次我们非常感谢北京的立品图书公司邀请到胡老师做这次大陆的心灵之旅,北京、上海和苏州三地,我们很荣幸在胡老师安排非常紧凑的日子里面专门有一个晚上留给我们大家,跟我们共同分享她对身心灵的研究和感悟,还有个人的经历和身心的感受,和我们大家共同探讨“公益与自觉意识”,怎么样能够通过对自我的深层的分析来使公益事业变成更加自觉的意识,使得我们可以坚持下去,不管遇到什么坎坷都可以坚持下去。下面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胡老师。 

今天晚上我们是比较宽松愉快的对话形式,就是一种交流,我们在这样一个对话的过程当中进行真正的沟通和分享。大家如果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举手提问,胡老师很愿意跟大家做这样一个朋友式的交流。 

胡因梦: 很高兴在这里跟在座各位映绿公益事业的伙伴们做这样一个深度的交流。我先解释一下我在过去漫长的30年的时间里面做过什么样的探索和做过什么样的事情。 

我早期做了15年的演员,这个工作的性质就是跟所有的行业一样,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以自己为主的一个谋生的职业。这个谋生的职业跟所有人从事谋生工作一样,就是你尽量发挥你的物尽其用,或者是你人的特质在外面跟工作伙伴们配合,然后赚取金钱,坚定生命的安全感,累计一些财富,然后让我们的余生可以活得很安全,动机大概就是这样的。我在这样的动机下生活了15年,但是我觉得没有价值感。虽然有知名度,有很多人爱慕你和羡慕你的整个生活形式,或者是喜欢你的演出,但是自己始终不觉得生命有价值。确实有很多不同的人,有的人就是不为别人付出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管收获多少都是没有价值感。所以越到后来我就越痛苦,虽然我母亲很满意每个月抱一大笔钱给她,每部电影的收入都是80万台币,算是挺不错的了,可以把钞票给我妈妈,我妈妈数钞票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安全和满足,然后日积月累,银行的存款越来越多,然后她就觉得女儿尽了孝道,但是我却日渐的不快乐。

33岁的时候我跟我母亲讲如果继续为了赚钱而工作,我想我会得重病,我说一定不会活得很好,也不会活得很长。我妈妈一听严重了,既然有这么大的反应,那么她就开始跟我讨论说你将来要做什么,我在29岁的时候大概知道自己的方向了,我想要用我的智力,而不是我的外貌寻找生命更深的存在的真理,我对真理是什么有非常高的好奇心和兴趣。所以我说33岁必须要开始做我想做的事情,就在33岁那年我跟我母亲讲,那些所有赚钱的工作我都得停了,然后我一毛钱也不赚,就开始在西方世界找真理。

为什么在西方世界找呢?因为东方世界虽然有很多的佛道和宗教组织,但是我觉得在传统的领域里面没有找到一下子就可以懂得的真理,似乎古老的语言太深奥了,所以在机缘下发现西方的作品可以让我们快速理解深层真理的内涵,所以33岁的时候就跑到纽约住在SOHO里面,我就到书店里面探索哲学、心理学、灵修、身心灵整体治疗等等领域的课题。一边找书一边想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借过来,然后跟朋友分享这中间的智慧,这些智慧的话语没有什么玄奇的部分,只是探索我们人的思想、情绪感受和自我的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探索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也探索人活在这个世界,为什么经济如此的发达,文明如此的进步,科技如此的进展,但是人却活得越来越不安心,为什么人拥有了这么多的财富和物质文明的方便,却在内心里面出现这么多的抑郁症、焦虑症、身心失衡症,甚至有精神分裂,自杀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纠葛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虐童事件,有很多把丈夫、太太杀掉的,还有弑父弑母的事情出现,为什么人越来越疯狂,并没有因为人类的文明进步,经济的发达而得到内在的平衡,所以这些现象就促使我要探索这些内在的知识。

这时候就有很多的缘分,很多的书,我选择了很多的书然后一本本的翻译,翻译的过程当中我就在做工作了,就是没有人强迫我做这些事情,我也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出版社,我是很超然的,我觉得什么书好就跟哪个出版社交谈,说这个书值得出版,然后我告诉他原因。当时我翻译的费用是一个字四毛钱,就是做这样等于没有收入的事情,我一做就做了20年。

这20年里面过得很简朴,从一个很浮华的生活,拥有一百件衣服,数十双的鞋子,就是从奢华的状态开始简化,衣服一件件的送人,鞋子留下几双,头发都是自己剃的,不再注重什么外表打扮了,就是投入精神的内涵,一个字一个字下苦功把这些书籍翻译出来。 

我同时还在关注社会的活动,包括环境、生态等,在台北还有启智教育,就是帮助智障的孩子进行教育,我在机构里面做了很多的捐助,还号召社会的知名人士捐款,赞助他们,可以让他们生活下去。同时还会到老人院和其他的公益团体做一些活动。环境生态这方面的环保工作做了一段时间后之,在这里面上山下海,为生灵请命,要求政府关注环境,不要再砍伐森林了,台湾因为砍伐森林造成了水土问题非常严重,所以现在台湾几乎只要一下雨,或者是一有台风就会有泥石流,这样就会造成很严重的环境问题。

同时,台湾的水源污染的问题,空气污染的问题也很严重,当然空气污染还是比上海和北京的状况要好一些,来到北京和上海发现这边的污染真的很严重,身心已经进入到很敏感的人来到这里就会发现,虽然大家很富有,但是感觉就像是一个富有的穷人,因为我们每天吸进来的空气,每分每秒都要吸这个空气,随时随地都要喝水,这些基本的空气和水都是不合格的,所以这样就不能带来真正的生活品质。

我们看不到万里晴空,也看不到很多飞鸟和蝴蝶,因为污染环境不会有这么多的生物。我在台湾住的环境是在森林公园旁边,我住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一棵老树,每天都会飞来很多鸟,环境改善了以后这些生态都回来了,你就会觉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可是我在北京的四天时间里面只看到两只鸟,所以我觉得环境的问题真的很严重,这些问题真的是很值得关注的。 做了一段时间的环境保护以后,我看到很多污染的现象。同时也看到全世界各地的政府,实际上都不会真正去关心环保的问题,除非环境已经恶劣到了活不下去了才会真正投入他们大量的心力在里面。

西方世界比较不一样,世界高峰会议都在很认真对待环境的问题,有很多的影片、著作和学者的论文都在呼吁:地球的环境问题比想象的严重,温室效应的严重性,还有南北两极冰山溶解的速度都是超乎想象得快,现在普遍看到的夏季温度提高的程度,还有在一个不该有低温的季节里面出现低温,不该有高温的季节里面出现高温等等气候失衡现象也比较普遍。洪水的比例在不断的提高,这个就是提醒着我们,其实我们的时日真的不多了,脚步越来越接近了。

《明天过后》这部电影并不是危言耸听的一部电影,实际上里面有很多的理论根据。从这些现象中间我就开始深思一个问题,到底我们要怎么样从根本上来解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还有公益活动实际上要处理的都是世界的贫富不均,弱势团体遭受的忽略,还有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受害受虐的情况,这些是怎么产生的,其实这些都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讲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涉及到人与自己的关系,实际上问题不是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人与生态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所以就很难与外在处理好。我们现在要真正学会怎么唤醒我们的自我觉察能力,怎么透过我们的自我觉察的功能来认清内在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认清人今天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文明,我们就要进行这样的探索。今天我想稍微花一点时间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中间的关系,帮助各位了解一下。 

事实上根据深度心理学和高层意识的心理学,现在西方世界最前卫的超个人心理学,就是结合了深层心理学,还有弗洛伊德,还有荣格,或者是马斯洛等等这些人他们发展出来的对人性观察理论的总结,这个可以称为深度心理学。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心理学,更高层的心理学就是人除了要解决深层的问题之外,还要往高层意识发展,就是说人如果不超越自我中心跟自私自利,不断为自己谋福利的倾向,往更高的意识,就是说更无私的,更利他的,更以社会为中心,地球为中心,宇宙为中心的一个更宽广世界的拓展,如果不发展这种高层意识的话,其实大部分的人从事任何一种工作,无论他的名义是多么的合理,其实内在的动机还是自我中心。

所以这些深层对自己的探索,高层意识的发展,实际上是未来人类真正重要前卫的发展方向,我们称为未来学。所以身心灵整体治疗和内心世界的探索是未来学。 尤其在第三世界,或者是东方世界,它还是一个未来学,但是在西方世界已经变为显学了。

现在看每一个排行榜里面的畅销书,在心灵类的、还有自我成长和自助的出版品排位都是比较靠前的,这个也就说明人需要认识自己的意识更迫切。我们研究了以后就会发现,其实人为什么会造成地球今天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劣,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深层的存在根本焦虑问题。这个根本焦虑在心理学上意思就是说人类可以察觉自己内在有焦虑,当这个焦虑感产生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的人会不会面对我们的焦虑,研究我们的焦虑和试图转化我们的焦虑呢?通常不会。

人有一个本能,就是当我们发现内在有焦虑恐惧和不安全感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本能就是逃避,然后我们就会想出来各种逃避的方式。第一个逃避的方式就是娱乐活动,看场电影就可以散心,疏解一下,去找一本好书读一下也许问题就可以解决,或者我们上网聊天,跟陌生人谈我们心理的想法、感受,这也是一个逃避内在最根本焦虑的方式。有的人可能购买,或者是疯狂的工作,这样都可以躲避根本焦虑。或者是不断的想谈恋爱,利用关系上瘾,恋爱上瘾也可以逃避。就是我们有很多向外的追求活动,其实这些都是在逃避根本问题。

当我们逃避这些根本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逐渐的发展出一个非常异化的倾向,就是说我们跟自己分离了,或者是说解离了,解离了以后我们的身心就分家了,就是不断地在从事追求的活动,其实这些都是脑部的活动。

所谓的心就是我们的心智,我们的心智不断向外追求的时候,就会忽略身体内部的存在感受,于是我们的身体和心智就分家了,这样我们对自己就越来越不了解,越来越疏离,我们也不可能了解别人,不了解别人的话,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性格的对立,人格的对立,还有早期养成过程当中,家庭背景不能相容,很多的历史找到我们的习性和作风,这样就会使人与人交流就有困扰,如果我们不找到自己问题的解答,我们也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反而就会投入到公益活动里面,想要逃避自己切身的问题。 

在台湾有一个慈济功德会,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团体,到社会各地济贫和帮助全世界各地的人。这是一个妈妈们组合成的——大部分都是中年妇女、家庭主妇组成的团体,你深入跟这些人相处就会发现,她们虽然做了很多的好事情,但是实际上你私下跟她们接触,或者跟她们探讨,你会发现很多人家里的问题都很严重,或者说她们没有把心投入到她的家庭里面,她可能会忽略很多的问题,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逃避倾向,就是我们不愿意面对我们的问题。

我们要想真正做好一个公益人,或者是志愿者——志愿者实际上是一个神圣工作,我们投入这样的工作,需要一个长期的风险,我们如果没有一个清明的内在,没有一种非常清楚的自我认识,没有一个基于清明意识做的选择,而是基于逃避做的选择,或者是说我们无法在一种简朴的状态之下,没有太多的收入,甚至有些终身选择做义工的人,他们在做的过程里面就会信心不足,毅力不足,或者是半途而废,或者感觉到他也想在工作当中得到一些价值,或者是意义感,或者是某种肯定和赞美。他跟一般人没有两样,他并不是真正达到了脱离自我中心的活动,他只是一个平凡人,他投入了一个公益事业。

如果是上述这些动机的话,往往走到一半就会走不下去,或者走的过程当中并不热爱这份工作。我们就必须要看到我们到底在逃避什么,我们必须要从内心深处发觉我们的真相,察觉我们在逃避什么。这个察觉的活动就是所有东西方一切心灵修持的真正关键点所在,这个不能加以别人之手,因为有再好的老师也没有用,因为我们必须自己察觉自己,察觉自己听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内在的活动太不容易琢磨了,外在的物质现象都比较具体,你可以看到,可以触摸到。可是内在的活动,情绪的活动,各种感受,还有念头和情绪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是瞬息万变的,有时候研究者会说几乎是一种光速的速度,这个念头的速度太快了。我们怎么样能够看到我们心中产生的念头,我们的意识到底在盘算什么,动机是什么,能够意识到的话,我们就会非常敏锐的觉知和非常高的觉醒度,如果察觉不到的话我们就称之为不知不觉的人。

如果充分觉醒,随时随地可以觉察自己,这个就是觉者。我们说的佛这个字就是觉者,他对自己分分秒秒内在发生的状态都很清楚,没有一个念头不清楚,没有一个动机不清楚,没有一个情绪不清楚,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觉醒,这个觉醒才是生命最重要的关键点,一个人可以清醒的认识自己,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否则我们好像是自己在作主,其实一点都作不了主。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今天好好的去百货公司买一个东西,这个念头产生的时候,大部分人不认为这个念头有什么需要研究的部分,然后我们就去买化妆品。如果真正觉醒,就会立刻觉察到,买化妆品这个动机本身都有一些名堂需要研究的,它可能是当下突然产生了一个自卑感,觉得皮肤开始出现皱纹了,自己慢慢的老去了,所以要买一些化妆品,所以就是自己有自卑的情结。还有信心不足的状态,这些状态和倾向就会驱动你要买化妆品的念头。我们有没有可能产生这个念头,然后不被这个念头牵着鼻子走呢?我们反过来去看一下底层的心态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立刻察觉到是自卑,那这时我调回头来面对我的自卑,不把自卑当真,也不把这个欲望当真,也不把这个念头当真,如果我们可以把内在的活动不当真,我们就是在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因为我们不再被念头、情绪牵着鼻子走,我们可以客观地观察我们的念头和情绪,这个客观意识的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在佛家就叫做般若智慧。

《心经》为什么叫做《般若心经》,就是观察自己念头的,我们一定要认识自己的想法和内在的欲望,还有内在的感受和情绪,所以能够自我觉察自己,就是开始觉醒,就是开始不被念头和情绪牵着鼻子走。 

然后,逐渐地,我们就会慢慢地探索到心中的很多来龙去脉,包括为什么做公益活动,为什么做志愿者,我们可以察觉到做这个事情的深层动机和真相是什么。

如果察觉到深层动机和真相,看得到这里面也许有一些倾向,有一种不想面对人生当中真正责任意识的倾向,或者是想投入这个工作扮演一个角色,来满足我们的价值感,或者我们想要做一个英雄,我们的英雄主义会常常合理化自己的很多行为举止,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牺牲奉献。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一种不公平的感觉,或者是内心不甘愿的感觉,而且会合理化这个不公平和不甘愿的感觉,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在牺牲奉献,这些心态都是需要自己判断的,这个也是人很容易犯的毛病。我们看到自己心态的真相,我们可以察觉到这些真相,把这些合理化,为自己辩解,以及把问题归咎给他人的倾向,我们可以让这个倾向减低下来的话,我们在做公益活动的过程当中才会真正发挥我们仁慈的心性和我们内在的奉献精神。

所以,这方面的自我探索是非常重要的。也因为有这个自我探索,我们跟其他志愿者沟通里面才可以和谐,否则我们就基于错误的认知和不知不觉的习气,造成跟别人的冲突,让这个公益事业陷入到内部里面的混乱和矛盾,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公益的效应。所以我想做这样一个简单的解释,然后我们用双向沟通的方式讨论更多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