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审计40年:栉风沐雨秉初心砥砺奋进续华章
(2023-10-10 16:02:49)
标签:
湖北京山审计史 |
分类: 文学习作 |
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砥砺前行。回顾湖北京山审计事业40年的风雨历程,既有踔厉奋发中的成果,也有艰苦创业时的辛酸、改革转型后的阵痛。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今天,庆祝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总结40年的实践经验,能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指导开启更为光辉的征程,创造更为突出的业绩。
1983年12月,湖北省京山县审计局成立,在新市城区城中路三角洲租房挂牌,作为临时办公场所。从乡镇、部门选调8名工作人员进局,设立了办公室、行政事业审计股和企业审计股,是边组建、边工作,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
审计机关设立之初,办公条件简陋,几张桌子,一个柜子,办公用品是算盘、纸张和笔墨。部分工作人员来自财政部门,多数是审计“门外汉”,少数人家在县城,多数人住在乡镇。
1984年5月,对全县林业系统育林资金试行审计,这是京山首次开展审计活动;6月份,第一批内审人员在县商业局、粮食局、化肥厂等单位配备;7月份,县审计局宿舍楼在新市镇任畈村动工,竣工后一楼作为办公场所;11月份,宋河区委书记潘佑铭调任县审计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班子成员配备到位,审计工作开始起步。
1994年9月,京山县成立16个乡镇审计所,从乡镇招聘40余人进所从审;1995年9月,各乡镇审计所先后挂牌成立,从事乡镇审计工作。
该局领导多方筹措资金,易地兴建审计办公大楼,1997年6月大楼落成,结束无办公场所的历史。审计大楼地处任畈路与小中路交汇处,转角七层楼房,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大楼4-7层机关办公,1-3层建成酒店,对外承包经营,为局创造收入。从此,京山审计步入快车道,增设部分业务股室,从审工作人员60多名。
2002年3月,县审计局党总支改名为局党组。为增加收入、还清债务,局党组作出决定,将办公大楼租赁给武荆高速建设指挥部。2004-2010年,局机关搬迁至新市大道新阳小区,挤在4间房屋里办公,租房临时办公6年时间。
2009年6月,成立京山县经济责任审计局、政府投资审计局和县审计局直属分局,同时撤销第一、二、三审计分局。2013年12月,成立局信息中心,推行计算机审计。2016年12月,县审计局直属分局撤销。局党组一班人开拓创新,负重前行,致力审计机构改革,图谋京山审计更快发展。
2018年8月,京山撤县设市,标志着京山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也给京山审计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京山县审计局更名为京山市审计局。
2019年7月,中共京山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挂牌成立。按照市机构改革方案,市委组建市委审计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京山市审计局。
局机关现设“七股一室”:办公室、法规审理股、财政与金融外资审计股、行政事业与社会保障审计股、电子数据审计股、经贸审计股、农业农村审计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股。
自2010年以来,京山市审计局连续13年获得全省审计工作量化考核优秀等次、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自2007年至今,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档案管理连续两届通过省特级复查验收;多次被评为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二、三等奖和审计计划统计工作先进单位;被树为全省审计系统先进集体、省首批法治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这一系列荣誉背后,是京山审计人的辛勤付出和坚韧努力,凝聚着他们不断探索创新的智慧结晶。
在京山审计史上,先后由潘佑铭、皮绪彪、张祖治、陈书浩、胡永波、孙宗练和彭晓涛担任局党支部、党总支、党组书记和局长,在职审计干部由当初的8人增加到现在的53人,在职党员由初期的5人发展到今天的32人。历届审计局党组织一班人,甘当审苑领头雁,带领一批又一批审计党员干部,为京山审计的创业、成长、腾飞做出了贡献。
(2023.10.16,湖北省审计厅网站、荆门市审计局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