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麻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标签:
湖北京山宋河麻糖 |
分类: 人物素描 |
宋河麻糖原产地在湖北省京山市宋河镇,其以香、酥、脆、甜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京山各乡镇和周边县市。麻糖大众口味,老少皆宜,营养健康。以糯米、麦芽糖、芝麻为原料,伴以蜂蜜、花生、香油精制而成,无添加剂,无化学污染,纯天然绿色食品,香而不郁、酥而不油、甜而不腻。
2017年6月,宋河麻糖制作技艺入选荆门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存名录;2018年6月,江锡久被命名为宋河麻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京山市首届年货节上,宋河麻糖荣获三等奖。
宋河麻糖俗称炒米麻糖,制作技艺沿袭百余年的历史,纯手工制作,用料讲究,配方传统,经过熬糖、炒米、化糖、搅拌、开条五大工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传承人江锡久创办了宋河永盛食品店,注册“四股泉”商标,专业生产宋河麻糖。在京山、钟祥、武汉等地设有分店,将传统品牌发扬光大,使产品走出京山,打开省内市场。
宋河麻糖是一门传统手工艺,承载着几代人童年的记忆,其明显的区域性,历史延续的完整性,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地方特产。过去是春节必备年货,吃炒米麻糖过年,寓意一年比一年有滋味,一年更比一年甜蜜。从前只有过年吃得上,如今随时可以吃到,走进百姓日常生活。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宋河人,回家探亲时总要带些麻糖走,未返乡的宋河人就靠寄递麻糖,难以忘记家乡的味道。
二、美食传承人
宋河麻糖属地方传统美食,古老的技术流传数百年,过去普通农户都制作麻糖,如今是逐年减少,手工制作更是凤毛麟角。仅宋河人江锡久坚持下来,成为宋河麻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1876年至今,江家麻糖店历经四代传承人,从曾祖父到祖父,从父亲再到江锡久。
1963年3月,江锡久出生在宋河街上,做麻糖手艺师承其祖父。祖父江守信13岁进店当学徒,跟师傅学做炒米麻糖,后来在家里开店,做宋河麻糖有绝活。解放之后,实行公私合营食品,江守信服务于民众,盛名远播。江锡久跟着祖父长大的,祖父把做麻糖技术教给他,让江家祖传手艺不失传。
1979年,江锡久从宋河初中毕业后,到坪坝供销社从事餐饮行业;1984年,调入宋河供销社食品厂,当副食品生产工人。1993年,就业的食品厂倒闭。走投无路之时,江锡九决定自主创业,在家中开麻糖店,把祖传手艺利用起来。供销社下岗职工多,开麻糖店就有4家,经过市场洗礼之后,仅江家麻糖店没有关门,其他店都关闭了。江锡久潜心研究制作工艺,做人低调、诚信、实在,生产的麻糖正宗,受到当地老百姓的青睐。
近三十年来,江锡久一门心思做宋河麻糖,门店从小到大,产量从少到多,口碑从近到远,品牌靠他打造出来。江家生产的炒米麻糖,黄中带亮,颗粒均匀,软硬适中,状如蜂蛹,薄如蝉翼,呈现出香、甜、酥、脆之独特味道。
为了宋河麻糖制作后继有人,江锡久将祖传技术传授给女儿、女婿和亲戚,让他们在京山、钟祥、应城等地开办分店,把宋河麻糖产业发展壮大,长期保存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