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保持“能写”先进称号
(2022-04-19 07:40:17)
标签:
朱春阳宣传信息连年获奖省级 |
分类: 情感告白 |
2014年初,我从企业单位进入审计局办公室,安排从事信息宣传工作。本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审计业务一窍不通,审计信息从未写过,一时感到很茫然,同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我:能胜任此重任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来了就没有退路,自己选择的路爬着也要走下去,再苦再难必须勇往直前。面对新单位新职业,一切从零开始,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多数审计人“能查”“能说”不“能写”,对写作不感兴趣,一时“能写”人员缺乏。我上岗之后,要把不“能写”变成“能写”,是局长对我的信任。
如何培养写作兴趣?我把写作当作职业,要爱好这个职业,把它当作事业来追求,有激情、很执着、能吃苦。挑灯夜战,不耻下问,咬紧牙关写作下去,虽然人过中年,但是写作兴趣不能减。通过发奋学习,坚持每天写作,水平逐月上升,开始发表文章了。在领导的鼓励下,树立了“能写”的信心。
“四力”是“能写”人员具备的能力,即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我从提升“四力”入手,通过勤学苦练,提高写作水平。用“如饥似渴”地学习不为过,不学习就胜任不了此份工作,从不放弃学习。订阅了审计“一报三刊”,还有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报刊,每天翻阅报纸杂志,从中学习政策法规,掌握舆论导向,借鉴写作技巧,运用到工作中去。
我的家在乡镇,我住局里单身宿舍,以局为家,长期吃住在单位,以便加班加点工作。生活中我没有什么爱好,满脑子整天想的是写作,怎么发现审计信息?怎样总结工作经验?如何整理出好文章?熬夜写稿呈常态化,来审计局上班几年后,青丝变成了白发,是我付出的见证。文章变成了铅字,登上了署厅官网,每年被采用上百篇,感觉到有成就感,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
笔耕不辍不畏难,以苦为乐不知疲。信息刊登竞争激烈,我的用稿率较低,上投几篇不采用习以为常。我没有泄气,从不放弃,克服畏难情绪,坚持多写多练,提高稿件质量。我有一个习惯,每天写1篇文稿,把当天工作做完,从不留到第二天,每晚10点离开办公室。
即便写作成了习惯,依然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有奉献精神。我是一名资深义工,曾发起成立县义工联合会,长期养成一种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和务实作风。众所周知,现在发表文章没什么稿费,单位不能发奖金,写得越多付出越大。我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计报酬,淡泊名利,只为单位争点荣誉。
多年来,我以一己之力,撑起单位信息宣传一片天。我最多一年发表作品150多篇次,登上中国审计报、审计署网站等主流媒体,有的文章还获了奖,成果都是从失败中得来的,在省市审计系统小有名气。2020年10月,我参加全省审计宣传工作培训班时,省厅综合处处长让我作经验交流发言,赢得了参训学员的认可。一同参训的黄州区审计局徐智,写了一篇《朱春阳印象》发在省厅网站上,认为我是“笔杆子”,对我赞赏有加。其实我做得还不够好,他是对我鼓励而已。
为培养“能写”的审计队伍,让信息宣传也“后继有人”,我担任宣传信息调研青年突击中队指导员,负责对青年干部进行写作指导,每年给大家讲写作课,做好“传、帮、带”工作。今年3月,举办了信息宣传写作及新媒体推广培训班,我给全局干部职工授课,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讲授了信息宣传写作要点和新媒体基本常识,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我都快要退休了,身体状况不佳,同事们劝我该歇一歇了,让年轻人们干。但是“能写”的青年人不多,培养“能写”审计人任重道远,这是局领导交给我的任务。人活着总得要有一个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快要退休了,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老骥伏枥,甘当铺路石,培养新人,多出优秀作品,保持“能写”先进工作者之称号。

加载中…